24、魯濱遜

    每隔一週,連秋都要帶足乾糧和水出一趟遠門。
 

    大概是走廊打開了她什麼思路,連秋越來越無法忍受逼仄的環境,經常向外跑。
 

    遠香近臭,而當她發現風塵僕僕回來後,對熟悉的住處油然而生出一種親近感和滿足感時更喜歡到處逛。
 

    經過嘗試,連秋最後發現最適宜的時間間隔就是一週。
 

    在島上逛的連秋髮現了許多新的植物,也有了很多新的收穫。除了會帶回來打下的鳥,揹筐裡還多了一種帶有泥土的塊莖。
 

    木薯。
 

    連秋自己是不認識的,意外的是原主的記憶里居然有。
 

    碧綠的葉片如同人的巴掌迎風招展,人總是不會滿足的,連秋見走廊移栽的花在正午時分格外萎靡,陰涼處溫度也不低便想要移栽些能遮擋陽光有蒸騰作用看著就喜人的綠色。
 

    樹木太過沉重,連秋見到木薯時眼神一亮,細直的莖幹,繁茂的葉子,待全部挖出來,又發現了埋於泥土中的塊莖。
 

    這個就熟悉了,是木薯,雖然連秋差點把它看成紅薯。
 

    不過原主的記憶告訴她木薯可要小心處理,不然會中毒。
 

    原主就因為繼母的“粗心”吃了幾次苦頭差點沒熬過來,所以印象深刻,專門瞭解了它的做法。
 

    連秋也想到了宮鬥劇裡木薯粉的身影。
 

    排除處理方面的繁瑣,木薯本身作為食物實在是可喜的存在。
 

    連秋本來只是打算做點綠化,降低住處周圍的溫度,卻發現木薯對生長環境並不挑剔,塊莖長成的速度很快。
 

    於是木薯成為了新的主食的一種。
 

    也是外出乾糧重要的一員。
 

    木薯皮有毒,連秋削皮後把它浸泡在水裡,隔天換水,反覆幾次後再放在太陽下曬乾磨成粉放在清洗乾燥後的酒瓶裡,外出時沖泡就好。注1
 

    攜帶著新的乾糧,連秋每次出門都會隨機選擇方位,力圖讓旅程充滿意外和新奇。
 

    沒想到的是,連秋確實迎來了意外她又一次迷路了。
 

    事實上,荒島樹木叢生,自從她記起用年輪分辨方向的法子就沒再出過問題,卻唯獨沒想過迷霧這種東西也會出現。
 

    好在島上經常起風,連秋亂團團轉悠到一個山谷的時候,濃霧被驅散,眼前的風景壯麗而秀美,她的走廊附近又多了不少品類的花朵和綠植。
 

    在連秋多次出門後,山洞附近已經全然變了樣子,如果有人見過從前這裡的樣子,是再不敢認的。
 

    走廊裡最顯眼的是竹桌和散落的木凳,桌子上擺放著一隻裝有花朵的陶瓶,上方是鸚鵡站在木架上清理羽毛。
 

    走廊各處懸掛著大大小小的陶製裝飾,這是連秋後來養成的愛好,微風吹過,形態各異的粗陶娃娃搖搖晃晃。
 

    廊外臨近的是各色花朵,並不是花園裡那樣間雜生長,同類的沿著長廊方向排成一排,越向外,植物越高,到了兩米外則是綠植的天下,滿簾的翠滴。
 

    而最外層則是連秋常用來編筐的枝條。
 

    這種枝條不但柔韌而且種植也很容易,和柳條類似的扦插,只要摘下來一根插進土裡,雨季的雨水可以讓它生長的格外迅速,連秋也是在編筐的時候意外發現的。
 

    意外發現後,住處的最外層就成了繁茂的枝條的世界。想來再過十幾年,這裡便處於叢林掩映之中。
 

    連秋外出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遠,島的範圍有限,自然的,他發現了另一個方向的海岸。
 

    連秋打算造船,哦,不對,這個對她來說太難了,準確來說是竹筏。
 

    荒島上的竹子長勢喜人,竹鼠竹筍之類的她聽說過卻因為當初只是囫圇吞棗而眼巴巴看著毫無辦法,最後大多數用來造紙和要求太高的時候替代難處理的木頭。時間久了,她不免想要開發新的用法,尤其在她出門到了另一邊的海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