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 澇災過後 接任奉賢城太守

    在原本的世界裡, 第四日大水就已經沖垮了周圍村落,這一世在馮光緯的帶領下,從各處徵來耳朵勞力們在奉賢城外沿江沿河處修建加固了堤壩, 第四日勉強度過。
 

    某地澇災的形成不止是因為這一個地方造成的, 河水從奉賢城西面流過來匯入奉賢城外一條江, 如果奉賢城西面的奉安城繼續下雨, 奉賢城今年就會因為這場十幾年未曾出現的澇災毀於一旦。
 

    農人還在搶收地裡的稻米,今年因為月份不夠和大雨侵襲, 收穫的糧食大都很癟, 農人們知道受潮的糧食也存不了多久,甚至可能他們剛收穫的糧食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發黴, 但是地裡仍有無數穿著蓑衣的身影。
 

    萬一呢萬一還有希望呢
 

    在奉賢城周圍其他地方的農人搶收稻米的時候,沿河村子裡的百姓已經在太守府官兵的帶領下離開這隨時可能被淹了的地方。
 

    沿河村子的百姓們在剛開始看到奉賢城太守府官兵的時候都很懼怕, 他們的消息閉塞, 奉賢城離這裡還有一段距離, 他們當然不知道如今奉賢城已是從京城來的馮大人做主, 魯良已經被關押起來了。
 

    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大集體, 這年頭村裡人消息都是互通的,在田埂地頭上遇見也會說上一會話, 所以這些村子裡大部分百姓都聽說了勞力在修堤壩時的待遇,還有那裡的官吏待他們這些普通百姓都極好。
 

    他們在這群官兵裡沒有看到之前來到村子裡收糧食時惡聲惡氣作威作福的面孔,這才信了馮大人已經將那些人捉起來了。
 

    但是這個過程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讓百姓們都願意跟著離開村子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也費了一番功夫。
 

    陰沉沉的天氣裡, 所有人心上都沉悶地像是被壓了一塊大石頭。
 

    其中最為危險的就是那群仍在沿河堤壩附近的勞力們,他們面對的是因為暴雨灌入而肆虐奔騰的河水。
 

    勞力之中有一部分是徵來的,其餘大部分都是自願前來的,徵來的勞力裡有幾個人趁亂想逃跑, 被守在附近的官兵很快壓住。
 

    “大人,何不處死他們”那從奉賢城太守府出來的官兵疑惑地問。
 

    勞力不聽話不就應該處死嗎殺了一兩個,其餘的就都老實了。
 

    馮光緯沒說什麼,只說“現在正是需要用人的關鍵時候,一兩個勞力都不能少,本大人給他們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但是馮光緯還是安排被徵來的幾人去後方來回運輸填補堤壩需要用的石頭沙袋以及砍伐木材備用,自己則帶著那些官兵裡自願前往堤壩的人去了最前面。
 

    漢子們脫掉身上的粗麻布衣纏成粗繩綁在腰上,再帶上人手一個發下來的“葫蘆”那是馮大人帶過來的,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東西,聽馮大人說是大周北方特有的,比兩個巴掌加起來還大些的葫蘆放在水裡就能浮起來,他們將葫蘆綁在身上,就算在修補堤壩的時候被洪水沖走也能有很大生還可能。
 

    此外馮光緯又拿出來一張張制好的羊皮,幾個勞力在他的指揮下不多會功夫就做成了一個簡易筏子。
 

    漢子們腰上纏著粗繩彼此綁在一起,馮光緯帶著官兵裡自願去堤壩的官兵和勞力們一起冒著跌入湍急河水的風險去疏通淤泥堆積的地方,在大水稍微平靜一些的時候趕緊用沙袋石塊填補堤壩。
 

    好在現在奉賢城入夏天氣炎熱,在這個天裡也是悶熱的,不過在水裡泡一天,又從水裡溼淋淋地出來也好受不了哪去,地勢稍高的地方支起來一個個棚子,裡面生上火堆讓勞力們將渾身的水烘乾,短暫地在棚子裡輪流休息是他們最為放鬆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