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五章 流放大臣

    轉眼間到了七月份, 京城漸漸轉熱。
 

    晏玄鈺覺得還好,他身上還穿著春衫坐在承天殿裡也沒有感覺到熱意。
 

    餘光看到身側的李忠賢頻頻拿著小帕子擦汗,晏玄鈺將手裡的毛筆輕輕放下後“你去冰盆那候著。”
 

    李忠賢一愣, “陛下恕罪, 奴才去整理一番再回殿裡伺候。”
 

    晏玄鈺“嗯”了一聲, 他拿起剛剛寫完的毛筆字吹了吹,剛來到這裡的時候他還有點不習慣, 好在原主的字也好看不到哪裡去, 後來晏玄鈺找來當世大儒的字帖臨摹, 現在寫的倒也像模像樣了。
 

    過了一會李忠賢回來了,沒再來晏玄鈺身邊, 按著晏玄鈺說的在冰盆附近,好在距離不遠, 晏玄鈺要是說話他也能聽見。
 

    晏玄鈺將手裡的這張紙放在一邊,開始照著下一頁寫。
 

    這時候, 一個小太監求見,說是張淑妃宮裡的,來向陛下詢問聖壽節的事。
 

    李忠賢帶著他走了過來, 問道“陛下,今年的聖壽節是否還按照往年的規格來操辦”
 

    晏玄鈺眼皮都沒抬“你看著來”
 

    聖壽節
 

    晏玄鈺手裡的毛筆突然頓了一下,在宣紙上留下一個大大的墨點。
 

    原主的記憶中有聖壽節這件事
 

    八月份南方多暴雨,今年不知怎的雨水尤其多,只不過身在京城的人們不知道罷了,河水水位暴漲,在聖壽節過後一個月,大周南方的幾座城池突發洪水,中下游臨江的村落被盡數淹沒, 此事上報到京城時,第一次過聖壽節的原主正十分高興,突然聽到這麼個掃興的消息,還有不少官員上書賑災一事,他象徵性地派了一個官員為欽差大臣去災地賑災,到了之後欽差大臣發現那一車車糧食裡被摻了大半數沙子,賑災銀兩更是寥寥數幾。
 

    晏玄鈺只覺得原主蠢毒到了一種無可救藥的地步,竟然連這種事都做得出來。
 

    那被指派為欽差大臣的官員是朝廷裡一個沒有靠山的五品官,叫馮光緯。
 

    還真是巧了,這叫馮光緯的官員也是這些時日裡來已為他所用的官員之一。
 

    原主還真是一挑一個準,本來朝廷之中算是好官的人就不多,他還一個個迫害完了。
 

    晏玄鈺嘆了口氣,此事事不宜遲,算起來僅僅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他立刻秘密召見了馮光緯。
 

    第二日,金鑾殿上。
 

    晏玄鈺半闔眼坐在龍椅上,聽下面一眾官員吵得不可開交。
 

    這些時日他對文人們有多能吵也是知道一些了,政見不和的人什麼都能吵起來,朝堂上吵,朝堂外還能寫詩互撕。
 

    他們今天吵的事就是關於鎮國大將軍袁康回京述職一事,袁康在大周邊關已有數年,京城裡今年發生鉅變,新帝登基,不少官員說鎮國大將軍理應歸朝。
 

    說起袁康,晏玄鈺又是一陣唏噓。
 

    袁康此人,領兵打仗無一不在行,他出身於武官之家,祖父、父親都戰死沙場,他少年時便入軍營從軍營最低一級的普通士兵開始做起,在軍中頗有聲望。
 

    他所率領的赤羽軍軍紀嚴明,戰鬥力十分強悍,毫不誇張的說,袁康是立於大周邊關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