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流民消失

    晏玄鈺覺得謝錄行他們弄出來的“早市”就很不錯,京城路面修整拓寬後好走很多,看上去街道也整潔了不少,京城及周圍地方居住人口多所以需要修路,但是再向外就不需要了。
 

    還有早市,晏玄鈺本以為這和修路一樣是值得推廣的,因為建立了早市就代表著官府開始支持民間進行交易活動。大周和晏玄鈺所在世界的很多朝代一樣都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大周對商人的束縛較多,比如商人不能在外穿綾羅綢緞,也不能參加科舉等。
 

    直接改變大周的政策只會引起混亂、引起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所以晏玄鈺本想先開辦早市打開一個口子,然後再慢慢改變商人處境,讓大周的商業發展起來。
 

    在改變商人處境的同時必須要讓商人付出一些東西,不然看到經商只有好處之後農業發展又會受到抑制,最後在時機成熟時放開商人身上的限制,同時由官府對商業實行管控,實現一個和平過渡。
 

    這樣的想法很好,可惜晏玄鈺剛寫出來大概還沒切實的計劃,就被大周目前的狀況打敗了
 

    要辦早市,首先要有商品啊現在除了京城這種貴族雲集的發達之地和一些土地肥沃、較為發達的地方,大部分百姓連吃飽飯都成問題。
 

    晏玄鈺只得暫時擱置此事。
 

    現在他腦中其實有很多改變大周的想法,且每個想法拿出來就能立刻寫出具體方法去做,可惜因為眼下的實際情況處處受掣肘。
 

    這些事都急不得,莊子及附近村子的田地剛播種不久,到八九月份收穫時才能看到產量,而後再進行全國推行。
 

    晏玄鈺坐在承天殿裡拿著紙畫了個時間軸,開始捋自己要做的事情。
 

    今年是晏玄鈺初登基,也是科舉年,三月份沒有舉行的科舉經百官商議後推遲到了今年十月份。
 

    一番算下來,晏玄鈺要做的一些事進入正軌都要明年了。
 

    因為京城修路與完善排水設施一事,蘇安經謝錄行向皇上推舉,蘇安從京兆尹下小官升了八品官,但遲遲沒有具體官職。
 

    雖說只是個八品官,但卻由皇上御筆所封,一時間備受各方注視。
 

    京城及周圍地方近來街上巡邏的官兵多了起來,連帶著開始抓捕城內街上以及城外到處亂竄的流民,流民中有成年人也有孩子。
 

    百姓們看到原本在巷子口和廢棄宅子裡蜷縮著的流民越來越少,很是惶惶了一陣,不知道官爺們這又是在做什麼,但看到官爺們只是比平時出來的次數多了,對他們根本看都不看一眼,這才放了心。
 

    綏陽城,官府。
 

    正是午後,一穿藍色官差服、頭戴黑帽的人正懶洋洋地坐在椅子上。
 

    “大人,聽巷子口幾個人說那邊的廢宅子裡有一堆剛來沒多久的小乞丐。”一個官兵興沖沖地跑過來,湊在統管這隊官兵的官差耳邊悄聲說。
 

    那原本懶散的官差聽到後立刻來了精神“在哪”
 

    “就在”那官兵嘴一張,還沒來得及說出話來就被踹了一腳,“哎呦”
 

    踹完官兵的官差站起來理理衣裳,惡聲惡氣道“還不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