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 作品

第 62 章(第2頁)

 

    皇帝木木看著前方,沒有再讓
 

    刑部尚書蕭御查下去。
 

    aaadquo革除戶部尚書言鋒閣臣之職,發配江州為吏,擢刑部尚書蕭御入閣。aaardquo
 

    想看希昀寫的望門嬌媳第 62 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aaa看最新章節aaa完整章節
 

    留著都察院首座施卓,便是為了讓他制衡荀允和,施卓是聰明人,今日這番敲打,接下來斷不敢再伴著十一王做出違拗聖意之事。
 

    就這樣內閣班子重新做了調整。
 

    司禮監這邊,劉希文雷厲風行將盧翰一人給抓出來,皇帝看著平日唯唯諾諾的盧翰跪在腳跟前哭,氣得一腳將人給掀翻了,
 

    “朕還沒死,你們就急著投靠新君”
 

    司禮監上下悉數跪下,只道不敢。
 

    劉希文立在皇帝跟前,對著餘下司禮監幾位秉筆與都督,嚴肅教訓道,
 

    “你們始終要記住,司禮監只有一個主子,那便是聖上”
 

    別看劉希文心裡已傾向裴沐珩,他始終擰得清,從未做過背叛皇帝的事,對著裴沐珩的幫襯也是點到為止,從不越界。
 

    忠心,有分寸,不與人為惡,是這位司禮監掌印立身法寶。
 

    他就靠著這份爐火純青的功力,一直屹立在朝廷之巔。
 

    料理了內閣與司禮監,最後就輪到通政使瞿明政了。
 

    詔書有誤這麼重大的過失,總要推出一個人承擔後果,內閣與司禮監是皇帝左右手,他們出了亂子皇帝顏面無存,大晉朝廷威信無存,所以此案最終只能由通政使瞿明政來背。
 

    全大晉所有摺子都要從這位通政使手上過,他便是皇帝的眼睛耳朵與喉舌,這麼關鍵的一個人物為十一王所用,皇帝快氣炸了,當場以誣陷昭明郡王偽造詔書之罪,將瞿明政拿下,闔家悉數入獄,皇帝狠狠懲治瞿明政,也是敲山震虎,讓所有朝臣看明白,現在擁立新君還為時尚早。
 

    天子一怒浮屍千里,名不虛傳。
 

    所有朝臣膽戰心驚。
 

    裴循跪在一隅,俊臉已是一片蒼白,他雙手伏地,深深吸著氣。
 

    自奪嫡以來,一路順風順水,眼看就要成功,卻栽在一手教養長大的侄兒手中,裴循心情可謂鬱碎。
 

    皇帝自始至終都沒有往這位十一王身上看了一眼,也不曾責備他一句話。
 

    是保全,也是失望。
 

    最後皇帝與蕭御道,“你以三法司的名義發明文昭告天下,帶著熙王將此案真相公佈於眾。”
 

    帶著熙王的目的很簡單,挽回面子。
 

    皇帝快刀斬亂麻處置了假詔一事,帶著劉希文回了奉天殿。
 

    離開前囑咐裴沐珩去一趟太傅府。
 

    顯然皇帝也很關心這位老太傅的安危。
 

    裴沐珩一路出文昭殿,往午門去。
 

    沿途百官瞧見他,均行以注目禮,只覺面前這位郡王姿容清舉,衣不染塵,叫人五體投地。
 

    方才在社稷壇多麼驚心動魄啊,不少大臣都要替熙王和裴沐珩捏了一把汗,偏生這位年紀輕輕的郡王,不卑不亢,旁徵博引消除皇帝猜忌,並反戈一擊,精彩痛快地打了十一王措手不及,這等臨危不亂
 

    的本事,闊達明睿的氣格,叫人拍案叫絕。
 

    這才是王者風範。
 

    可惜生在熙王府,眾臣免不了又一次替他惋惜。
 

    出了午門,裴沐珩快馬加鞭往齊府趕去,這一路神情絲毫不見鬆懈。
 

    裴沐珩自小聰慧,啟蒙甚早,早在三歲便能認字誦詩,宗人府有令,五歲的皇孫均要入宮啟蒙,裴沐珩也是這個時候被送去皇宮,因著熙王不被皇帝待見,裴沐珩在學堂裡沒少被其餘皇孫欺負,直到他在學業上嶄露頭角,齊老太傅對著他讚不絕口,皇帝這才知道熙王府有這麼一位出色的皇孫。
 

    七歲那年,也正因為老太傅一如既往的鐘愛,大兀使臣來朝時,他成為進入奉天殿伴駕的四位皇孫之一,才有了當年喝退使臣這一壯舉,由此被皇帝留在身邊悉心教導。
 

    平心而論,老太傅是他的啟蒙恩師,於公於私,他都不希望老太傅出事。
 

    銳利的馬蹄聲撕破寒風,裴沐珩心急如焚趕到太傅府,太傅府門前果然聚了不少士子,人人義憤填膺均要為老太傅討要個說法,齊家大老爺立在臺階處,抬手安撫眾人,
 

    “諸位諸位,方才熙王府的郡王妃趕到,及時將我父親的命救了過來,如今他老人家已轉危為安了”
 

    裴沐珩來不及下馬,聽到這句話,腦子裡轟了一下,剎那間沉湛的雙眸仿若冬雪春融,慢慢浮現一抹別樣的神采。
 

    彼時齊家大老爺已發現了他,趕忙躍出人群來到他馬下朝他作揖,
 

    “多謝郡王及郡王妃救命之恩,齊府上下感激不盡。”
 

    裴沐珩收斂情緒,定聲問他,“我夫人呢”
 

    齊家大老爺燦然一笑,往巷子外一指,“郡王妃剛回去了呢。”
 

    裴沐珩聽了這話,本能先於理智作出反應,掉轉馬頭往巷子外奔去,剛躍出兩步方意識到他該要先去探望老太傅的,可惜馬已出巷,無論身心均將這份刻在骨子裡的禮節給拋卻在後。
 

    熙王府離著太傅府並不遠,坐馬車得轉過幾條街,徒步反而更快。
 

    銀杏前段時日將荀府逛了個遍,發覺荀府後面有個角門通往後街,如此便能省去大半路途,她帶著徐雲棲坐了一截馬車,便從一條巷子口下車,往裡走了一段,抵達荀府角門,荀府守門的老管事一瞅見徐雲棲過來了,高興地一躍而起,屁顛屁顛迎上去,
 

    “大小姐”
 

    這一聲大小姐過於熱情過於激動,叫的徐雲棲頭皮發麻。
 

    銀杏熟稔地跟著老管事打招呼,“秦伯,您老人家腿好些了嗎”
 

    喚做秦伯的老僕立即笑著答,“好多了好多了,”旋即目光落在徐雲棲身上,滿目憐愛,“大小姐這是從哪裡來,這般風塵僕僕的,可用午膳了若是不曾,老奴這就吩咐廚房去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