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 作品

44.第四十四章 全新的投資渠道。

    在裴景書賭咒發誓絕不耽誤作業、把筆尖摩擦出火星子也要補完作業之下, 裴安和最後勉為其難帶上她這條小尾巴。
 

    但她不在意二哥是歡迎還是勉強,反正她如願了,趕緊亦步亦趨跟在他們身後。
 

    齊家距離他們也不遠, 步行一刻鐘, 裴安和有車都懶得騎, 跟齊家成大步流星的趕路, 裴景書這大長腿感受到了壓力,只好跑著小碎步緊緊跟在他們後面。
 

    還好她年輕力壯、年富力強, 這麼小跑一路臉不紅氣不喘的。
 

    路上,齊家成跟裴安和勾肩搭背聊著什麼,偶爾也回頭關照一下好友最疼愛的妹妹,“景書, 聽說這次考了班裡第十四名真是了不起,我們知道的時候都大吃一驚,這麼優秀,怎麼還這麼謙虛學習好就該說出來, 讓我們大家都為你高興高興啊。”
 

    裴景書聽得一愣一愣的, “只是一次期中考試,怎麼連你們都知道了”
 

    好傢伙, 真該讓覺得她現眼包的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她二哥可比她能吹多了,一個期中考試成績,都能宣揚得親朋好友都知道,等她期末當真考進全班前十,二哥豈不是直接拿個喇叭在家屬樓全區廣播
 

    “我當然知道,你忘了獎勵你這次考試的隨身聽,還是你哥從我家拿回去的。”
 

    原來如此, 那她冤枉二哥了。
 

    但裴景書一點也不心虛。
 

    齊家成說完繼續誇,“你們一中已經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了,能考進去的都是好學生,你這個成績在一中也該是尖子生了吧,這兩年努努力,保持下去,我們就等著喝你的大學酒了。”
 

    其實她目前的成績,考專科還有希望,考大學還是差得遠。別人不知道,齊家成卻是最清楚的,因為他弟弟成績比裴景書還好,小學初中從來沒有掉出過班裡前五,今年中考更是考了全校第一。
 

    填志願時,全家都在一中和師專兩個選擇猶豫不決,最後他弟去了師專。
 

    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沒有把握小弟上了高中,大學就能十拿九穩,但他選擇師專,三年後畢業直接當老師。
 

    等他讀書育人、領著國家發的薪水時,當年同學要麼考上大學,還要再讀四年,高考失敗繼續復讀,畢業那就遙遙無期了。
 

    怎麼說,連他弟這種從小成績拔尖的優等生,都對大學沒有把握,選擇了穩妥的師專,齊家成心裡覺得好友妹妹的大學夢想,委實過於遙遠,憑她以往的表現,能考上專科,就夠讓他們大家刮目相看的了。
 

    不過齊家成在供銷社上班,說話最是好聽,畢竟他們的態度差只針對普通老百姓,看到幹部模樣的還是要點頭哈腰、拿出服務精神,要是連大人物都呼來喝去,是嫌飯碗端得太穩了麼
 

    正是因為需要看人下菜碟,所以察言觀色、說話藝術練得很溜,連裴安和這種人精都得甘拜下風。
 

    齊家成心裡為裴景書捏了把汗,嘴上卻把她說得天花亂墜,還帶著一種讓人不認懷疑的真誠不做作,成功捧得裴景書心花怒放。
 

    裴安和也不知不覺拋開了矜持,笑得牙不見眼,彷彿已經看到了妹妹考上大學他走上人生巔峰的畫面,“那就借你吉言了。”
 

    齊家成也不完全是吹捧,他拍著裴安和的肩,“兄弟們都知道,你現在事業有成、前途無量,妹妹再考上大學,就是十全十美,你這輩子都沒有遺憾了。景書看在你哥做夢都惦記的份上,再努努力給他圓一下夢唄你要是能做到,家成哥也得給你包個大紅包”
 

    還有這種好事
 

    她才不管家成哥的大紅包,究竟是看誰面子給她的呢,反正錢到了手裡,就是為她的買房事業添磚加瓦了,裴景書只管雙眼發亮的應下,“那就一言為定,我們都聽到了,家成哥到時候可不能反悔。”
 

    一路有說有笑到了齊家。
 

    齊家成父母兄嫂都在,全家人十分熱情接待了他們。
 

    裴景書也不是第一次跟她哥來蹭吃蹭喝,十分坦然的在他後頭打招呼、進門落座。
 

    說好的喝酒聊天,餐桌上擺好了幾碟子小菜,有她愛吃的水煮毛豆、油炸花生米,甚至還有他們店裡的滷味。
 

    整得這麼隆重,裴景書怎麼能客氣她不喝酒,可以吃點零食小菜,便也理直氣壯跟著入座了。
 

    齊母打趣道,“景書也要上桌啊,那你不喝白的,阿姨給你打碗甜酒”
 

    “好的,謝謝齊阿姨,不過我不用一碗,來一杯就夠了。”
 

    齊母笑了,“好,就給你也上一杯。”
 

    不一會兒,她的甜酒到了,端上來的卻不是齊母,而是一個皮膚黝黑、看著眼熟又想不起是誰的中年女人。
 

    因為似曾相識,裴景書道了謝,繼續直勾勾盯著人家研究,女人有些侷促的抿了抿嘴,裴安和注意到這裡,忙笑著介紹道,“景書,這是齊悅姐,幹嘛瞪著一雙眼睛,你不認識人家了”
 

    裴景書目瞪口呆,很快在二哥擠眉弄眼的暗示下,露出了歡喜的笑容,“原來是齊悅姐,好多年沒見,什麼時候回來的”
 

    眼前這個陌生女人,居然是小時候帶著她玩的大姐姐,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齊父齊母孩子生的密集,齊家成和他大哥大姐的年齡也就差了三四歲,也就是說,身為家中長女的齊悅,今年不超過三十歲,可看她的外表,至少老了十歲。
 

    齊悅不僅容貌憔悴顯老,性格也和她記憶中爽朗活潑的大姐姐,判若兩人,明明她是主裴景書是客,她卻彷彿被裴景書的笑容燙到了,拘謹的回了句,“回來有段時間了,你們慢慢吃好好聊。”
 

    說完就轉身回了廚房,背影都透著幾分侷促無措。
 

    沒心沒肺如裴景書,也不免在心裡唏噓,女知青真是太慘了。
 

    她還記得當年政策要求,每家必須有一個孩子要下鄉,身為長女的齊悅姐主動報了名,後來齊大哥和齊家成才能順利接班父母的工作。
 

    齊悅姐十八歲下鄉,被安排去了雲貴那邊,好幾個月後才寄信回來,聽說路上就花了十天半個月,先坐火車再轉汽車,最後翻山越嶺才到插隊的地方,交通實在不便,這些年跟家裡只寫信聯繫,一次也沒回來探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