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 作品

31.第三十一章 裴小囡對二哥的信心。

    裴景書簡單用“大嫂帶著老公孩子回孃家蹭飯”這句話來概括, 其實十分籠統,準確來說,是許向華帶著老公孩子回孃家, 和孃家父母兄弟一起去吃大戶。
 

    而這個大戶也不是別人, 正是找許父借錢開飯店的堂哥。
 

    許向華這位堂哥真是發達了,一還清家中債務,便火速把老家的父母孩子接到了身邊。
 

    之所以這麼急迫, 是因為兩口子想盡早送寶貝兒子進城裡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別看堂哥比許向華大了好幾歲,可他們的兒子, 卻比裴遠河還小一歲,正準備上小學了。
 

    為了拼兒子繼承皇位,兩口子此前足足生了五個女孩, 被親朋好友戲稱是五朵金花。
 

    千辛萬苦才得的寶貝疙瘩,兩口子一發家,就想立刻把最好的東西都捧給他。
 

    他們打聽到, 有些不是城裡戶口的孩子,也能在城裡的學校唸書, 前提是要有關係,學費什麼的也比本地孩子高出很多。
 

    剛好他們不差錢,關係也有了, 叔叔就是大廠子的領導, 威風八面得很。
 

    許父連養老本都借了, 也確實不介意幫這點小忙,願意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是好事, 他說這事不打緊,準備好那什麼借讀費,再請學校教職工吃吃飯, 基本就成了。
 

    堂哥兩口子覺得這個費用,比想象的低很多,自家就是開飯店的,請客吃飯更沒多少成本,便琢磨著一隻羊是趕,一群羊也是趕,把六個兒女都整整齊齊帶來了。
 

    孩子們要在城裡生活上學,不能沒人照顧,於是老家的父母也跟著進城了。
 

    為了安頓這一家十口人,許堂哥把原來單間的出租屋退了,斥巨資租了個帶小院的房子。
 

    當然這個巨資,只是相對而言。普通民房再貴,月租金也少有會超過兩位數的。
 

    這兩天,許堂哥順利把孩子們入學的事情搞定了。
 

    也是巧了,冶金機械廠的子弟學校,理論上來說是給本廠子弟的福利,許副廠長想開個後門當然很容易,但他不會犯這種原則性錯誤,遂幫侄子打聽了一圈,發現外孫裴遠山他們上的街道小學就有借讀生。
 

    許堂哥聽了也覺得不錯,學校裡面有親戚,也不怕自家孩子進去受欺負,於是火速辦好了手續。
 

    趁著開學之際,兩口子更是直接讓飯店歇業一個晚上,專程殺雞宰鴨專程招待許家眾人許向華孃家兄弟姐妹多,孩子們更多,他們一大家子出動,加上許堂哥他們十口人,不大的飯店已經被塞得滿滿當當了,不歇業還真是忙不過來。
 

    許堂哥如此鄭重請客招待,既是藉此感謝許廠長一家對他們的關照,也存著讓各家小孩湊一起熟悉熟悉、以後方便走動的心思。
 

    孩子們都是第一次進城,人生地不熟,兩口子尤其怕寶貝兒子被城裡頑皮搗蛋的男孩們欺負,要是有比他大一兩歲的哥哥們罩著,再帶著他多認識些附近街上的同齡人玩伴,他們當父母的才能真正安心。
 

    所以,許向華把兩個賊能吃的好大兒帶著去做客,人家非但不介意,簡直是求之不得。
 

    至於堂哥請這頓飯的來龍去脈,她此前也一五一十告訴了婆家眾人。
 

    苗紅旗在家屬樓裡,是一位和氣但有分寸、不愛搞事的老太太,不過關起門來,她對親戚間的家長裡短還挺感興趣,當時就問兒媳婦,“我記得你說過這個堂哥一家,他們不是還想著年底回老家造房子,怎麼突然又把一家老小接城裡來了”
 

    許向華笑著賣起了關子,“這個嘛,說起來跟景書也有點關係。”
 

    裴景書本來不在意大嫂這位堂哥。
 

    在餐飲行業,同行相輕是最沒意義的事,畢竟人都是要吃飯的,這個客戶基數實在巨大,對家客戶搶是搶不完的,也沒必要搶,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味道好,踏踏實實搞經營,就不怕沒生意。
 

    許堂哥的飯店生意再好,也不影響她跟二哥賺大錢呀。
 

    不過既然大嫂說著說著,開始cue她,裴景書便也豎起耳朵聽了兩句。
 

    許向華滿面春風的講起來,“這段時間,小妹不是有抽空在家學習麼也不知道小寶什麼毛病,每次小姑背課文,或者英文單詞什麼的,他就愛湊在邊上,小嘴跟著唸唸有詞。這孩子倒是比他兩個哥哥記性都好,大概也是覺得好玩,聽幾次就記住了,還喜歡背給大人聽。上次他被我爸媽留在那邊小住,小嘴叭叭就沒停過,一次堂哥兩口子拎著東西上門探望,剛好就聽到這小不點又是背詩,又是講外語的,他們當時就被唬住了在我們老家那邊,別說村裡的小學,就是鎮上的初中,也還沒有教外文的,堂哥兩口子千難萬難得了個兒子,正好今年也要上小學,生怕孩子留在老家給耽誤了,這才火急火燎接到市裡來。”
 

    說到這裡,裴安和插了句題外話,督促大哥大嫂重視起小侄子的學習問題,早日安排這個聰明好學的小傢伙入學什麼的。
 

    可惜他被全家人無視了,感同身受的裴景書甚至給了一個鄙視的眼神,裴小寶才三歲半,別的小孩都是七八歲才上一年級,二哥這麼早就催著大哥大嫂雞娃,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大家一致繼續聊許堂哥一家,裴景書也隨口問了句,“不是說開飯店很賺錢麼,怎麼還要租房子,直接買一套它不香嗎”
 

    有賴裴遠山裴遠河這倆小喇叭的宣傳,親朋好友都知道她那包租婆的偉大夢想,尤其是親愛的家人們,取笑調侃過她八百回了。
 

    這回,所有人都對她關心的問題見怪不怪,許向華也不假思索的表示,“你想買房子,那也要有人肯賣呀。這年頭,誰不是一大家子緊巴巴擠在一個小房子裡房子能多到住不完的人家太少了,那都是祖上闊過的,等閒也不缺錢花,人家都更願意發租呢。”
 

    再說了,許向華可從來不覺得房價對他們友好過,自家這種沒太大負擔的雙職工家庭,想買個小房子,都得掏空半輩子的積蓄。所以她繼續說,“我堂哥兩口子賺得多,開銷更大,有在市裡買套鴿子籠的錢,都夠他們在老家蓋一套兩三層帶院子的花園洋房,衛生間都能做得比他們的臥室大,住那種大房子才叫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