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 作品

第141章 鄭氏學堂畢業(第3頁)

 鄭夫子說的是真心話。縣裡就兩個秀才,兩個相比,竟然成績也差不多。所以根本不用選擇,哪個順眼就去哪個哪裡讀吧。

 至於縣學也有秀才教學,可費用貴,平民子弟負擔不起。最重要縣學跟秀才教學一樣成績,從未出過秀才。何必多花錢去讀一個效果差不多的學堂呢。

 孫伯民想都不想就說:“那就去洪秀才處吧。夫子說好的,肯定好的。”

 鄭夫子的孫子弘文都選擇在洪氏學堂,那肯定比黃秀才的學堂好的。

 隨後又問:“夫子,洪秀才的束脩怎麼算?”

 鄭夫子點了點頭說:“洪秀才處一年束脩2兩,書本這些你們已經有了,不需要買。至於到了縣城讀書,不能在石板上練字了,需要用紙張,這可能費錢。”

 孫伯民知道,科考看中字,山子必須練得一手好字,所以費紙練字。

 束脩2兩,書已經有了,那麼除了付紙張墨水錢,沒什麼支出了,算起來不多。

 鄭夫子關切地問:“山子到縣城讀書,你們打算讓他住哪裡?”

 孫伯民一愣,拍了拍頭,怎麼想不起這個問題呢?臉色略白,要是到縣城讀書,山子肯定要離家住,可山子只有8歲,孫伯民不放心。

 孫山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出門求學,住外面,絲毫不怕。

 問道:“夫子,洪秀才的學堂有齋舍嗎?”

 鄭夫子嗯了一聲說道:“洪秀才那裡能給學子提供住的地方。4人一間,一年收費500文。洪氏學堂有膳房,吃多少付多少。省著吃一頓5文都可以。”

 孫山算了一下,七七八八加起來一年要6-7兩。真貴!

 這還是包括買書買筆墨紙硯。

 要是算上去,一年起碼10兩。怪不得鄉下人讀不起書了。普通家庭一年收入剩餘2-3兩。可讀書一年就要10兩。

 誰讀得起!

 孫山想到自己今年8歲,離科考最少也要7-8年。那麼讀到科考就要上百兩了。

 這可要把孫伯民一輩子的存款全部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