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詩 作品

第203章 戴高樂逃亡的原因,丘吉爾會見戴高樂(第2頁)

 石碑之中插播了一段影視資料。

 在會議室之中,幾個身穿軍裝的法蘭西將軍,各個手捧裝滿紅酒的酒杯。

 嬉皮笑臉的和對方聊起了法蘭西投降之後,德意志人會不會給自己留下足夠多的軍隊。

 以用來維護國內秩序。

 而在這群嬉皮笑臉的人群之中,戴高樂低著頭,臉色極為陰沉。

 看到這一幕,無論是普通的百姓還是戍守邊關的將軍,都無比的憤怒。

 大唐4781:我真不敢想象,我在外戍守邊關的時候,大將軍們正在談論如何投降。

 大清9967: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有這樣的將軍帶領,怎麼可能會贏下戰爭?

 大漢6782:難以想象,此時的他們不想辦法在戰場上取勝,而是打算在戰後謀劃著鎮壓暴亂的民眾?

 大明6734:終於明白開頭的戴高樂為什麼要跟著英吉利人一起逃跑了,如此迂腐不堪的法蘭西不待也罷!

 ...

 【戴高樂從這些人身上看不到一丁點希望,但他並沒有絕望,他還要打下去,去英吉利,去非洲,天地偌大,總有和德意志人較量的地方。】

 【戴高樂成為了一個逃亡主義者,他和貝當,尉剛這些失敗主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他並不相信法蘭西最終會走向失敗,他是為了勝利而逃亡。】

 【在逃亡的路上,他沒有一天不想著捲土重來,戴高樂找上了已經當上法蘭西總理的保羅雷諾,努力說服他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把資源運往北非,繼續戰鬥。】

 【雷諾同意了,但他並沒有勇氣將貝當等人踢出政府。】

 【戴高樂對此擔憂道:“我只怕你會被迫改變意見,失敗主義很容易淹沒一切,貝當幾人會讓局勢按照他們預想的方式發展。”】

 【戴高樂的話一語成讖,雷諾很快便在強大的壓力下辭職,投降派貝當正式上臺。】

 【戴高樂明白,法蘭西政府投降過後,一定不會放過自己,他必須馬上動身,他走得很匆忙,只有一個副官跟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