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為存活於世,南征羅馬(第2頁)

 【他們率先派中路鐵騎發起了衝鋒,但他們的騎兵部隊卻遭到了羅馬人的頑強抵抗,眼看著中間衝不進去,阿提拉又分別號令左翼和右翼的的騎兵同時出擊,但很快也被羅馬方陣大軍給抵擋下來了。】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匈奴人也是被震驚到了,在他們西征的途中,從未遇到過如此強大的對手,此時的匈奴鐵騎接連吃敗仗之後,軍心開始渙散。】

 大宋3749:果然,匈奴人敗了。

 大漢4346:因為東西哥特和匈奴人交過手,太過於瞭解匈奴人了,而匈奴人卻沒怎麼和羅馬軍隊交過手,打起來很吹虧。

 大唐3548: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啊!

 【這時候,匈奴首領阿提拉發現,羅馬軍隊雖然強大,但他們的指揮存在著巨大的漏洞。】

 【因為他們三種部隊的將領只能指揮自己的部隊,就算是總軍團領袖也指揮不了其他人,用初中歷史課本之中,比較流傳的一句話就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而匈奴則不同,他們的首領是根據個人能力之中,從貴族中選舉出來的,得到了所有匈奴部落的認可,只需要他一個人,便能隨意號令戰場上的每一個方陣。】

 【阿提拉意識到,可以用這一點,帶著一支部隊將羅馬人的部隊衝散,因為不同的將領指揮不了不同的兵種的士兵,因此,此法便可將羅馬大軍從內部擊破。】

 【為存活於世,南征羅馬。】

 【只見匈奴在阿提拉的帶領下,率領十萬鐵騎直接衝入羅馬人的內部,而羅馬三支軍隊在己方將領的帶領下,也在積極抵抗。】

 【正在雙方打得難分伯仲之時,匈奴鐵騎突然全軍撤退,這一反常態的打法,令羅馬全軍上下都摸不著頭腦。】

 【此時,三支軍隊的將領產生了分歧,有的認為匈奴已經是強弩之末,指揮著自己手下的部隊追擊匈奴,有的則覺得匈奴人可能會像打敗東哥特人一般,只是佯裝撤退,因此他們只會自己的軍隊按兵不動。】

 【如此一來,他們便中了匈奴人的圈套,堅不可摧的羅馬方陣便被撕開了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