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科舉太開放,狀元走後門!(第2頁)

 “糊名,謄錄,多個考官交叉改卷麼.....”

 “真是個好辦法啊!如此一來,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科舉舞弊的問題,讓寒門學子能和門閥更公平的競爭。”

 略微思量過後,李二看向了房喬,:“玄齡,從今往後,咱們將大唐的科舉制度在改一改。”

 “陛下,您看要怎麼改?”

 李世民單手托腮,另一隻手指向石碑,:“就照著後世人說的來改,閱卷之時糊名,謄錄,至少三名考官交叉改卷,

 你擔任這主改官,若是差距過大的卷子全部交由你來重新閱卷,你若是拿不準,就交由朕來閱卷。”

 ....

 【如果你天資聰慧,獲得了門閥士族的認可,門閥士族便會發動自己的關係,以聯姻,入贅,或者招為門客,幕僚的方式向你拋出橄欖枝。】

 【試想一下,你讀書多年是為了當官造福百姓,還是為了讓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想必,絕大多數人的目的都是後者吧,在古代那個生產力落後的年代,普通讀書人對於吃飽飯的執念往往更甚,門閥隨便誘惑一番便會投降。】

 【假如你就偏偏一腔熱血,參加科舉當官不是為了吃飽飯,而是為了造福百姓,且恰好,你也中了狀元,你以為你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負了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你上任的第一件事,還是要選擇加入二十八個門閥士族中的任意一家,你要是不願意,你便會成為異類,最後被門閥士族聯合起來排擠,直至將你擠出京城。】

 【當然,畢竟能躋身豪門的終究是少數,更多的情況是,在長安和洛陽兩都,整日聚集著大量懷才不遇的文人,他們或許高談闊論,企圖引起門閥士族的注意,或許因鬱郁不得志而客死他鄉。】

 【這樣的狀況,直到唐玄宗時期方才迎來了一個轉機。】

 【在大唐,一旦邊防出現戰事,朝廷便會立刻組織臨時派遣軍,在委派一個“司令”去鎮壓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