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木易 作品

第110章 關於海盜的起源(第2頁)

 燈會改變了,但李壯友堂春季銷售大會舉辦時間還是沒有改變。正月十八,在十里鋪已經吃喝遊玩得心滿意足的各地經銷商再次齊聚商號批發市場。三天時間,李壯友堂再次賣出五百多萬兩的銷售額,李壯家又多了近四百萬兩資產。這幾年,周邊的那些經銷商很喜歡早早的就到十里鋪遊玩。這裡不僅吃的豐富多彩,口味上佳,住的也遠比他們那裡的條件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十里鋪治安好,幾乎沒有小偷、強盜和惡意欺壓。尤其是那些趁著參加李壯友堂銷售大會和看十里鋪燈會帶著一家老小來十里鋪的外地客商,只有在十里鋪他們才會放心老人、小孩、女眷上街。因為在十里鋪,只要是在鎮城,不超過兩百丈你肯定能發現巡邏的團丁。哪怕是在十里鋪鄉村,各保甲都會很熱情的幫助有需要的外地人。

 十里鋪雖好,但李壯在銷售大會過後也不得不再次踏上前往香港的輪船。現在香港那邊的產業已經超過了十里鋪這邊,再加上李小靈和李雲翔也快要開學,不走不行了。在和於青雲、李雲鵬商量後,李雲鵬也同意了去香港上學,這次李雲鵬也一起前往香港。

 廖青波和尚小云都是臨海縣一個海邊村子的農民,兩人同歲,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兩個人在十八歲那年被保正推薦,去縣裡當了三年的民團團丁。他們村子和臨海縣其他海邊村子差不多,就是適合耕種的土地少,農民光靠種地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俗話說靠海吃海,廖青波和尚小云他們村子多數人也是多靠趕海和在近海打一些魚補貼家裡。可是靠著他們的小舢板在近海淺灘打魚又能有多少收貨呢?所以這些年廖青波和尚小云他們一直都掙扎在困苦當中。

 三年前,廖青波和尚小云和村裡人商量,要改變這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大家就要齊心協力,不能在一家一戶的搞條小舢板了,大家需要共同集資購買一條大一點的船,出去遠一點打魚。村裡人都很信任這兩個後生仔,因為這兩個人是村裡少有出去闖蕩過的人。不過村裡人不知道兩個人所謂的出去闖蕩不過是當團丁被土匪、流寇打得抱頭鼠竄、屁滾尿流而已。

 村裡人省吃儉用集資買了一條三百料的大船,終於可以跑遠一點去更深的海域打魚了,而且深海確實比海邊上收貨大太多了。但這個時候,縣裡的巡檢卻找上門來。其實這個時候,朝廷所謂的海禁早就名存實亡了,但這些村民卻不知道啊。巡檢以此為由,要求廖青波和尚小云他們每個月給他一定的封口費,否則他就要將廖青波和尚小云他們村違反海禁政策上報衙門。

 廖青波和尚小云無奈,只好答應了這個巡檢的要求。可是這樣一來,有了這條船和沒有這條船好像村裡人日子也沒什麼變化了。關鍵是現在每個月還要想著儘快湊夠給巡檢的封口銀子,封口銀子掙夠了又要想著趕緊多打點魚蝦改善村民們的生活。其實有了這條船以後村民們反而更勞累了。他們這個村子這麼封閉,也不知道那個巡檢是怎麼找進村子裡面來的。

 後來有一次,廖青波和尚小云在龍頭島附近海域打魚作業的時候,看到了一條蜈蚣船追一搜貨船。兩條船最後在一座荒島邊上都擱淺了。廖青波、尚小云他們只聽見一陣噼噼啪啪的槍聲過後,兩條船都沒有了動靜。廖青波和尚小云兩個人當過團丁,也開過槍,倒不怎麼害怕,但船上其他三十來個村民就有點戰戰兢兢的了。這一片海域離航道比較遠,平時也沒什麼船從這裡過,也不知道兩條船為什麼追逐開槍。最後還是廖青波和尚小云拿定主意,決定靠過去看看。

 等他們的漁船靠上去一看才發現,貨船和蜈蚣船上的人都倒在了血泊中,有的身上插著刀和長槍,有的身體被鳥銃打得稀爛。只是離遠了還不清楚有沒有活著的。此時的廖青波、尚小云還保留著趕海人的善良,就是在海上不過是誰遇到落難的人都要提供幫助。雖然心中忐忑,兩人還是帶著村民們登上了這兩艘船。隨後檢查後發現,兩幫人都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