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書院招新(第3頁)

 眼看著人群裡越來越少的人聚集,李文采對自己的字一點信心都沒有。在他看來,有太多的人比他的字寫得好,都沒能過關,自己這樹枝劃沙的水平,肯定不能過關,但是他不願意這麼早就放棄,所以就一直等到現在。

 老人心裡確實有些悲哀,這麼多人,他都看不上,更別說九十九級臺階了。

 又等了許久,老人感覺沒有人再來嘗試,正準備收拾回去,趕緊再找個無人的地方再欣賞那幅字的時候,有人來到他的面前。

 老人看著這個黝黑的年輕人,有些不解。

 “我可以試試嗎”?

 老人問道,“可曾讀過書”。

 “讀過”。

 老人一想著自己懷裡的自勉聯,心情就不由得大好,換做是以往,這黑瘦的青年可上不了臺前,“你既有心,上來試試吧”。

 李文采原本還擔心的要命,害怕這個比老夫子還要厲害的老人拒絕他。得到意外的答覆,李文采趕緊答謝,然後看著面前琳琅滿目的各式毛筆犯了難,他還真沒有拿過這些毛筆。

 家裡窮,他都是用自制的竹管加牛尾毛製成的毛筆,也沒有錢買墨和紙,都是在一塊石板上蘸著水書寫,要麼就是用樹枝劃沙子。

 眼看著這窮小子還楞在那裡一動不動,有些陪同的人不樂意了,心說那些公子老爺他們不敢得罪,你這還不如我們,就開始聒噪起來。

 什麼樣的下人就有什麼樣的主子,看戲不嫌事大的比比皆是。

 最後是老人實在聽不下去,咳嗽了一聲,這才壓下去那些不和諧的聲音。

 “你若是還未想好,稍事休息,等想好了再來”。

 李文采這才抬起頭來,看著老人,堅定的搖了搖頭,取出一支毛筆,小心翼翼的用筆尖沾了些墨水,深吸一口氣,閉目冥想。

 看到這裡,老人反而有些期待了,這孩子年齡不大,家境應該也是貧寒,但是在一瞬間,遇大事有靜氣,已經初步具備了讀書人的風骨。

 不多時,李文采睜開雙眼,粗糙的手穩穩的握著筆在麻紙右上角的空白處寫下一行小字,“山中兒郎想讀書,走出密林又有溪”。

 老人看後有些遺憾,此子氣象不俗,但是這字連普通都算不上,筆法錯亂,架構也不對。就在大家毫不留情的嘲笑聲響起,異象頓生,麻紙上浮起一道金光,然後順著書院的方向飛去。

 這是李文采胸中那不為人知的理想和抱負,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大事,就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他終於能夠直抒胸臆,寫下自己目前最滿意的一句話。

 正所謂“一紙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儒家天下,最貴莫過於無師自通的浩然氣,實則是與道家劍修、佛門佛子一般的存在。

 其實在老人的懷裡,那副麻紙上的對聯異象更為明顯,只不過夜小天作為一名劍修,壓制了這股浩然氣,讓它不能脫離分毫。

 這是他為何佳作頻頻卻不能修書的原因,同時也是雅樂搜腸刮肚、費盡心思讓他來這裡的理由。

 夜小天之所以這麼聽雅樂的話,這要歸功於雅樂對他的全心全意栽培,這要是魚遊子在,還是一樣的雲淡風輕,只管播種,結局一切由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