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散人 作品

第4章 董卓策劃廢立(第3頁)

 曹操終於明白董卓找他來的目的了,原來是想廢掉現在的皇帝,另立劉協做皇帝,看看自己對這件事是什麼態度。

 如果支持董卓,則朝堂之上又是一場劇變,自己也會揹負叛逆的罵名。

 如果反對董卓,則會被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隨時可能身首異處,甚至滿門抄斬。

 以董卓目前的實力,另立新君完全不費吹灰之力,所以絕對不能違拗他的意思。

 但朝堂派系林立、人心各異,公然支持董卓,又難免會招來諸多非議。

 思來想去,曹操認為只能採用模稜兩可的態度去敷衍了事。

 曹操看董卓不再說話,而是在期待著他的表態,趕緊說道:“董公所言極是,無論如何在下定然是站在董公這邊的,但家父的意思如何,在下還要回去徵詢一下。不過董公放心,即便家父不同意這件事,在下也絕不會做出任何對不起董公的事來!”

 董卓聽懂了曹操的意思,他是想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他,也不反對他。

 這樣也好,人家雖然不參與你的行動,但起碼也不會給你添亂,比袁紹識相多了。

 “等老夫換了皇帝,一定會盡心盡力輔佐!當然了,也一定會對孟德賢弟委以重任!”董卓對曹操的表態還算滿意,開始對他封官許願。

 曹操當然是連連道謝,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

 送走了曹操,又有下人來報,說袁紹已經逃出京師洛陽,奔冀州方向而去。

 原來袁紹離開了董卓的府邸之後,心驚膽戰坐立不安,他知道得罪了董卓,後果不堪設想。

 董卓廢立之後,必然權傾朝野、黨同伐異,而自己無疑是他的殺伐對象。

 袁紹很後悔自己當時沒能順著董卓說話,可事出突然,誰能反應得那麼快呢?事到如今悔之晚矣,只能走為上計了。

 劉協報仇心切,曹操置身事外,袁紹逃之夭夭,董卓認為向何太后發難的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