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風聽 作品

第144章 硯類(第2頁)

 任一生:啊,有嗎。

 靚仔:有沒有你自己心裡清楚,還有不要太感情用事,男神從來不會讓情緒左右自己的想法,理智才是大腦的歸宿。

 靚仔的話他明白了,最近他好像確實有點飄了,看來穿越者的身份,已經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讓他有些膨脹了,逐漸讓他有些看不清自己了,畢竟前世五千年的文化再牛批,那也不是他的東西,而這個世界屬於他的東西寥寥無幾,這時候他終於想到了顧維新和週一鳴的提醒。

 或許他們也看出了他有些膨脹了,因此才有了之前的提點,但是並沒有多說,或許他們想的大概是人教人一百遍也不會,事教人一遍就會。

 該說不說這兩位都眼光確實夠毒辣的,如果不是有系統的存在,即使有前世的經歷存在,他也主要躲不開事教人的這一過程。或許人生就是要走一些彎路。

 幾何形硯也可被稱為“正形硯”,即圓形、橢圓等外形相對規整、近似規範幾何圖形的硯臺。此類硯臺的製作並不以原料的天然形態為重,而是經過設計、切割使其呈現相對規範的外形。這一種硯形的設計思想重在突出“規矩方圓”的理念,是一種常見的契合儒家思想的形態。

 因此,這類(魯)硯多為正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梯形、六邊形、八邊形硯也屬常見硯形。這類幾何形硯在設計時經過精密的推敲與測算,對線條比例等事先做好規劃,以求成品線條流暢飽滿且比例優美,充滿了上古時代端方穩重的“君子之風”。

 就在任一生進去之後,洛非池依舊開始了和華老頭進行了尬聊,不過大多是都是洛非池在說話,花老頭也不過是點頭示意,一副領導做派。

 在經過系統的提醒後,任一生擺正了自己位置之後,他開始考慮起了兩人的利益與關係等問題,隨後他清晰的認識到這應該不只是洛非池的個人行為,其中應該有洛家的原因。

 “華老對於足支形硯怎麼看”

 洛非池自己起頭說完了幾何形硯之後把話頭交給了華正垣,然而華正垣根本不理他,不過好在有華曲風在,華曲風代替華正垣進行了回應。

 “足支形硯不同於如今常見的如盤如盞的硯臺,而是硯身下有足支類似鼎的樣式。其中,三足硯作為多足支硯最早出現的一類硯形。而後,硯的“足”愈發多樣化,多足支硯的硯足數量不等,多隨著硯身在硯下圍作一圈,因此也可稱為圈足。與圈足形相對應,此類硯面多為圓狀,圓形的硯身使硯足能夠均勻排布成圈。後來,在足支形硯的基礎上又演變出了箕形硯,硯下兩足使硯面如簸箕狀傾斜,成為古硯的主要流行樣式”

 “那仿生硯臺呢”

 隨後洛非池也開始不管華老頭,和華曲風開始了一問一答。

 “中夏地大物博、物種豐茂,即使是上古時期,也是如此。在長期的文化發展中,許多動植物對於人們來說是具有獨特意義的象徵。比如魚同“餘”、鹿同“祿”,多為吉祥寓意;比如麒麟、仙鶴,一者為神話中的祥瑞,一者為常與仙神聯繫在一起的吉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