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狗 作品

第25章 復墾(第2頁)

 盧定芳又同她道:“李國珍上來幫忙沒有?我還說找她要點萵筍籽呢。”

 黎書慧又氣又笑道:“你不曉得嗎?把我們機器借去栽秧子去了,前天落恁大的雨跟羅昭全兩個人還在底下財神菩薩蓑衣斗笠的戴著栽秧子。”

 盧定芳佩服的點點頭:“要發財。”

 但她更關心另一點:“這幾個晚上像沒看到羅昭全出來了欸?他是沒看到還是沒有出來了?”

 “李國珍說他好了,哪個曉得。”

 王書貴‘在屋裡’時天天大雨落,出殯後卻豔陽高照,這一兇二惡的太陽就一直照進王書貴的二七,氣溫像到了伏天一樣,過幾天到了夏至,又進到山裡的梅雨季,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一下就是大半個月,再見天日,已是小暑了。

 王書貴生前一直對去城裡生活十分嚮往,哪怕公社石巖都可以,又聽說房子田地復墾,更一心熱切的期盼著。可直到他閉眼入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有生之年他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遊手好閒的莊稼漢。就跟他屋裡接媳婦一樣,只差那一口氣,他卻沒等上來。

 房屋土地復墾通知在他死後的這年七月正式傳達下來,文件上面的意思,根據每戶房屋面積賠償,願意的即可簽字畫押,鼓勵大家都願意。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所有還沉浸在吳秀珍李明慧殺人事件中沒有醒來的人措手不及,一時辨不清喜憂。山裡人越來越少,路越來越難走,且各自歲數越來越大,勞動能力一天不如一天,能搬到外面熱鬧的,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的地方自然是好,但離開這許多年賴以生存的大山,沒有房屋居住,沒有土地耕耘,更沒有從前傳言裡的那樣拆遷必發達的轉運支票,再算一算文件上的按平方補償錢款......說要飯是嚇人了些,日子好歹的確兩說。

 尤其老張,王正書,羅昭全這樣的,一來歲數是擺在這裡的,封家席家幾個相對年輕的還能出去打個零工混口飯吃,他們七十幾還去打零工?恐怕零工還要打到他們。二來朱慧芬周清芳這樣的可以出去投靠子女,羅昭全王正書出去投靠誰呢?即使像老張潘天發這樣有子女可靠,他們能願意去,那邊能願意接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