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狗 作品

第215章 機器(第2頁)

 潘運今年的糧食也種的少了,兩斤水稻和兩斤苞谷,其他紅苕高粱零零散散還有一些,剩下全種天麻和人參,一說起這個盧定芳還一肚子的氣,認為是父子倆瞎折騰不靠譜,家裡整日吵吵鬧鬧,那一陣潘老頭的腿又摔了一下,一屋人簡直忙的不可開交。潘宏可什麼都不管,照樣吃喝拉撒睡,馬上六年級,大孩子的優越感和成熟感愈發顯現。

 李官福父子什麼副業都沒搞,老老實實種莊稼,可他們人少,仍還像從前那樣水稻苞谷紅苕高粱都種了一些,但都不多,因著春耕,李貴蓋房子的事也暫時擱淺了下來。

 至於上下石壩,李順江只種了些菜,莊稼他是種不成了的,鎮裡好像要幫他弄了個什麼敬老養老計劃,說是要將他弄成養老院去,吃喝拉撒都不用管,過一會兒又做消了,因由是有子有後。他便還就在那一半鑲嵌著大石包的房子繼續捱著,再換茬兒恐怕就是身後地兒了。

 吳秀珍一人是種不了多少莊稼的,水稻,苞谷,紅苕,和許許多多的蔬菜。

 王二是個懶漢,從前年富力強都沒種幾畝地,如今頭童齒豁自然更加不會勤快到哪裡去,還不如他惦記拆遷賠房搬到鎮裡來的有趣。

 只剩老張和李國珍仍是老老實實種莊稼的人,水稻,紅苕,苞谷,高粱,菸葉生薑樣樣齊全,不過雖然眾人換了花樣,但真正的花頭還在老張這裡。

 忠信不知從哪兒搞來兩臺插秧機,不到人腰桿位置的高度,像兩把合在一起的蒲扇,將秧苗平鋪在扇形漏口上,人站在後面搖邊上的把手,一面往後退,秧苗自動順著漏口從皮帶散落到水田裡,不要彎腰,拉線分窩自動調整,一趟路子下來,三板秧苗一畝田,從前五個人兩天完成的事情如今兩個人一天完成。

 試水首先在環屋後面的桑葉樹田邊,那田埂上站一排看熱鬧的人:

 “稀奇哈洋機器喲,高級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