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初入崑山縣(第2頁)

 呂小偉知道,憐煙如今生活的唯一心願,就是想著能夠幫著自己多洗刷那些冤假錯案,或者是給那些蒙冤受屈的女子伸張正義,一旦心中的那股氣卸掉,也許就會像當初的小翠一樣,放下心結消散於天地。

 但是,對於憐煙不愛讀書,做事莽撞的性子,呂小偉還是以開導鼓勵為主,所以呂小偉繼續拿出那套忽悠大法安慰憐煙:“要想多幫義兄的忙,就記住四個“多”字。”

 憐煙聞言,高興的追問道:“義兄,那四個多?”

 呂小偉一字一頓的說道:“四個多,就是多讀書,多學習,多觀察,多思考。”

 看見憐煙小臉認真的一邊點頭,一邊複述這幾個字,呂小偉知道這幾句話可算是真正的入了憐煙的心。

 午飯剛過,張虎就興沖沖的抱著一個包袱回來了,一進門就打開包袱道:“啟稟大人,自開朝以來的縣誌都在這裡了。”

 呂小偉一邊翻看,一邊隨口問道:“沒有引人懷疑吧?”

 張虎驕傲的說道:“大人你是沒看見啊,我剛開始去錦衣衛駐所,說要面見他們最高的長官,那些力士校尉還推三阻四的,我直接就送了他們幾兩碎銀子,這才被帶到小旗的房內。”

 說到這裡,張虎更加得意了:“那個小旗剛開始還在我面前裝腔作勢,我剛一亮明身份,就嚇得連滾帶爬的跪地求饒,隨後就派人去縣衙借來了縣誌,臨走時,還畢恭畢敬的拿出一些孝敬,我只拿回了我花的錢,其他的沒要,不過,收了我錢的那幾個力士可要倒大黴了,哈哈。”

 聽到這裡,憐煙不解的問道:“為什麼收了你錢的力士要倒黴呢?他們不應該是得了銀錢高興嗎?”

 張虎一副奸計得逞的模樣哈哈大笑道:“因為,我拿走小旗的孝敬時候,只拿了我掏出去銀錢的金額,那個小旗當然不明所以啊,我就把門口力士索要錢財,才領我面見小旗的事情說了一遍,當時就把小旗嚇壞了,嚷嚷著要給我出氣,我哪裡有那閒工夫,這不就趕緊拿著縣誌回來了嗎?你說,那幾個力士還能不倒黴?哈哈。”

 憐煙聽完,也是笑著說道:“活該,誰讓他們的手伸那麼長,長長記性也挺好,否則以後還會禍害老百姓的。”

 聽著兩個人的聊天,呂小偉皺著眉頭道:“別閒聊了,這麼多的縣誌,你們想累死我啊,一人一本,都來找田文修他們的線索。”

 果然不出呂小偉所料,根據縣誌的記載,建文朝末年,在城郊的白家村,確實有一個名叫田彥修的里長,同時還兼任著白家村的村長。

 後面的縣誌中,除了更換里長時候,會記錄那麼一筆之外,這個白家村再也沒有任何記載,這點就很反常了。

 縣誌中一般會記載一些重大事情,比如村內發生重大人命案件,或者有人考中舉人進士之類的,還有村內人參軍獲獎之類。

 可是白家村居然沒有一條記錄,這就說明,這個白家村近百年來,

 一沒有人參加科舉,二沒有人參軍立功,三沒有發生任何能讓人記住的大事。

 最近的記錄,也僅僅是五年前,這個白家村更換了里長,名字叫做田文正。

 俗話說,事有反常必有妖,呂小偉對於這個白家村也是充滿了好奇,加上目前村長兼里長的名字,和田文修僅僅相差一個字,難免不引起眾人的懷疑,這個里長田文正,說不定就是田文修的親屬。

 既然有了線索,事不宜遲,呂小偉帶著張虎和憐煙,喬裝打扮一番後,就駕著馬車朝白家村駛去。

 按照縣誌的記載,白家村距離縣城大約五六里地,全村都靠種植一些新鮮蔬菜,到城裡販賣為生,人口大約有五十來戶,其餘的就沒什麼記載了。

 不過從一百多年來,任職白家村村長兼里長的人名來看,說是白家村,這個地方應該叫田家村更合適,因為都是姓田的擔任村長。

 馬車出城剛剛兩三里,張虎就滿頭大汗的看著面前的分岔路口,因為縣誌上也沒個地圖,所以張虎不知道應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