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 作品

第327章 豬場怪事(第2頁)

 馬寒月帶領著養豬場人員,每天由劉運福進行培訓,方明則向牧辰風申請了幾輛運輸車輛去農學院拉運小豬仔。

 牧辰風如今已將菜籃子工程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方明身上。自從親自造訪過方明所創建的那座規模化養豬場後,他內心的喜悅之情愈發難以抑制。

 這無疑是解決榆縣副食品供應問題的絕佳良策,或許未來還有望為汾城提供支持呢!如此一來,榆縣的聲譽必將再度響徹雲霄,而自己的前程亦會變得一片光明璀璨。

 正因如此,對於方明提出的任何需求,牧辰風都會毫不猶豫地大開方便之門。他立刻撥通了物資局遊冬希局長的電話,請求其協助向陽寨順利運回 500 頭小豬仔。

 早在去年運送方明意外發現的軍火庫物資之時,遊冬希便領略到了這位與眾不同的小知青的風采。特別是方明對搬運工人的豐盛餐食款待,更是讓遊冬希對方明這位“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人相談甚歡,彼此承諾日後一定要相互扶持。

 於是方明沒費什麼勁便輕鬆地將500頭小豬仔拉了回來,順便拉回來不少田牧配製的飼料發酵劑。

 在發酵飼料沒製作出來之前,方明先用玉米麵拌著一些青草餵食小豬。但方明不敢懈怠,雖然小豬吃食較少,但數量大,500頭全消耗起糧食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於是,在拉運回小豬的次日,方明便前往機械廠購買了一臺專門用於粉碎物料的粉碎機。

 之所以選擇這款粉碎機,是因為要製作發酵飼料,必須將小麥、玉米秸稈切割得非常細碎,但普通的煤矸石粉碎機無法滿足這個要求。況且,磚瓦廠那邊的粉碎機一直都在忙碌運轉著,根本騰不出空來協助他們完成這項任務。

 有了這臺新購置的粉碎機,再加上穩定的電力供應,養豬場立刻開始全力以赴地粉碎小麥秸稈。

 第一批生物發酵飼料的製作由經驗豐富的劉運福負責操作,而馬寒月則帶領其他人在一旁仔細觀察,並認真地將每個製作步驟記錄在筆記本上。

 “由於現在正值夏季,氣溫相對較高,通常只需要3到5天,這些飼料就能順利發酵完成。”劉運福向大家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