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274章 厚待尹伯封,反擊晉侯仇(第2頁)

 “臣矇昧,還望大王指教!”

 “依爾之見,何為詩歌?”

 “詩者,銘事之雅文。歌者,詠頌之曲調。二者兼合,是為詩歌也。”

 “此乃高懸之見解!”

 尹伯封忙問:“如何高懸?”

 姬宮湦道:“凡表心明志者,皆為詩歌也。上至社稷戎祀,下抵百姓瑣事,嬉笑怒罵,亦可詩歌也。”

 尹伯封若有所思:“詩者無限,人皆可歌。”

 姬宮湦頷首:“爾若真喜好詩歌,可到王城學宮,於文言正堂下專事詩歌之學。”

 尹伯封對王城學宮早有耳聞,不僅廣納各家學說,客卿俸祿亦可保衣食無憂。

 姬宮湦如此厚待,尹伯封自然感動非常。

 “臣叩謝大王天恩!”

 姬宮湦笑道:“尹吉甫於大周有恩,而今已是垂暮,便接往王城好生照料。”

 尹伯封頓首再拜:“諾!”

 ……

 送走尹伯封后,姬宮湦當即對內史伯朙下令。

 “即刻擬寫天子詔書,於尹國故土設尹邑縣,歸屬北域郡轄治。”

 內史伯朙神情頗為複雜。

 “敢問大王,尹邑縣與晉國,如何劃分疆界?”

 姬宮湦道:“便以呂梁山為界,東麓歸晉國,西麓屬尹邑縣。”

 “敢問大王,呂梁山在何處?”

 “便是脊骨山別稱。”

 “其中可有典故?”

 “呂者,一曰黃鐘大呂,二曰脊骨。梁者,可謂之脊樑也。二者皆有脊骨之意。”

 內史伯朙道:“臣以為,仍稱之脊骨山為佳。”

 姬宮湦本就一時口快,因而並未糾結名稱。

 “便依內史之見!”

 內史伯朙頓首,當即動筆擬寫天子詔書。

 半刻鐘後,便由姬宮湦按上印璽,爾後著長羽甲士快馬送往王城。

 內史伯朙等長羽甲士遠去,才繼續開口。

 “大王曾與晉侯仇密約,於北域隔河而治。”

 姬宮湦道:“晉侯仇拖沓不前,尹國乃主動進土獻民,孤王焉有不收之理?”

 “若晉國問起,如何解釋?”

 “無需解釋。”

 內史伯朙忙問:“大王欲近期滅亡晉國?”

 姬宮湦並未直接回答。

 “依照當前進展,年內或可戡平北域,將鬼方殘部驅趕至陰山以北,使其只能棲身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