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230章 岱山分齊魯,子禮並弟從(第2頁)

 “為踐行諾言,每納一家弟從國,齊侯便向天子繳納十萬兩真金作保。”

 姬宮湦又問:“齊侯若是失約,該當如何?”

 呂基道:“願憑天子處置。”

 姬宮湦撫掌大笑:“那便如此罷!齊使轉告齊侯,孤王船隊將於五月底抵達齊地沿岸,屆時切莫有所延誤。”

 呂基連忙拉著呂頓躬身。

 “吾等這便傳訊!”

 姬宮湦拿出布帛,在齊國名號後畫一個圈。

 寺人尨清了清嗓子。

 “大王政事繁忙,二位若無他事,便請告退!”

 呂頓連忙道:“外臣斗膽,懇請天子切莫忘記,垂釣渭水之約。”

 姬宮湦笑道:“齊國海魚乾進入王城之時,孤王定與爾垂釣一整個日夜。”

 呂頓這才心滿意足告退。

 待二人退下,姬宮湦當即召見魯使季績父。

 自從上次覲見,季績父便將姬宮湦之意傳回魯國。

 魯國終於一改往常。

 齊國納弟從國,魯侯稱為顧及些許周禮顏面,正式設置子禮國。

 所謂子禮國,便是讓周邊歸附諸侯屈尊,認魯國為父國。

 魯侯稱現已年過四旬,對方國君年少,便認魯侯稱為義父。

 雙方年齡相當,使其子嗣認魯侯稱為義父。

 倘若其子嗣亦已是中年,則讓其孫輩認義父。

 認魯國為父國後,不僅可以完整保持宗廟傳祀,還能繼續享受以往封地食邑。

 魯國身為父國,則負有保護子禮國之責。

 相對應的,子禮國所有青壯需聽從魯國調度。

 魯國本就不乏朝貢小國,子禮國之策一經推出,立刻便有諸侯主動響應。

 首當其衝者,便是三邾。

 相傳,顓頊後裔陸終有六子,第五子宴安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為曹官,其後裔遂以曹為姓,是為曹姓始祖。

 周武王滅商後,封宴安後裔曹俠於邾地,即姬宮湦前世之山東鄒城。

 邾國並未獲封爵位,一直便是魯國附庸國。

 周宣王在位之時,藉口邾國國君夷父顏有功,封其次子公子友于郳地。

 郳國又稱小邾國,乃魯國附庸邾國之附庸國。

 不久後,周宣王命魯武公廢長立幼,導致魯國發生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