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149章 漢東方伯楚,周南避禍徒(第2頁)

 熊甯連忙稱是:“還望天子明鑑,楚君只是想替天子分憂,並無牽涉周南之心。”

 姬宮湦不耐煩地揮揮手。

 “回去告知楚君,往後不得再幹涉周南之事。屆時漢東之地,或可以其為方伯也。”

 方伯,即各地諸侯之首。

 姬宮湦沒有明確表示任命,便是以此交換條件。

 楚國助天子取周南,天子便許楚國經營漢東。

 對楚國而言,無疑是對外擴張之潑天機遇。

 熊甯大喜過望:“天子聖明,外臣這便返回楚國,將那假替之徒梟首示眾。”

 姬宮湦只是略微頷首。

 待熊甯走後,太督內史冂並未發言,內史伯朙卻緩緩站起身。

 “楚人歷來野心勃勃,必然不會滿足於此!”

 姬宮湦開懷大笑:“孤王亦有滔天之野心也!”

 太督內史冂道:“敢問大王,以何名義取周南諸侯?”

 姬宮湦道:“孤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耶?”

 “何時佈告天下?”

 “那便要看,瞿無疾何時能徹底誅滅申國。”

 ……

 接連五日,暖陽不斷。

 申國持續派兵追逐龍驤軍,早已疲乏不堪。

 申侯眼見損耗日漸增多,便將所有甲士召回,仍以守城為要。

 周南依舊寒風凜冽,卻已隱隱有雪化跡象。

 根據以往記載,周南大多在一月底雪化,二月迎來翻漿期,隨後便可開始春耕。

 去歲初雪已推遲,倘若雪化再提早,那便意味著周南有可能迎來小旱。

 也有人以為,雪期雖然縮短,雪量卻較往年更多。

 因此,周南非但不會小旱,反而容易出小澇。

 眾說紛紜下,諸國卜師陸續現身,圍繞旱澇進行爭辯。

 傳延至周南百姓耳中,逐漸演化成周南即將迎來大災禍,不是大旱便是大澇。

 不等雪化,便有不少人攜帶家資北上避難。

 趨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傳聞亦隨之興起。

 只要抵達周南密林,就有專門引路人接洽。

 家資頗豐者,可選擇舉家遷往鎬京王城東市。

 家資稀少者,則可按流民身份,申請入籍新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