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浮出水面!(第2頁)

 他很清楚,要想迅速揭開案件的真相,就必須將焦點轉移到新的調查對象上。

 經過深思熟慮,韓成決定將警校學生列為新的主要調查對象。這個決定並非輕率之舉,而是基於他們現有的線索做出的決策。

 考慮到“正義判官”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饒市,韓成推斷“正義判官”極有可能是饒市某所警校的學生。

 而饒市共一有兩所警校大學和兩所中專警校,這些學校的學生自然也就成為了他們新的調查對象。

 韓成派羅惠丁來等人前往這四所警校展開秘密調查。

 而羅惠他們深知這次調查的重要性,因此每個人都格外謹慎,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調查開始前,韓成提出了一個關鍵的篩選條件:尋找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秀的學生,尤其是在電腦技術方面有突出表現的。他相信,能夠熟練運用網絡技術手段進行犯罪的“正義判官”,必然具備較高的電腦技術水平。

 韓成提出的這個篩選條件為羅惠他們指明瞭調查方向,極大地縮小了原本龐大的調查範圍,從而可以顯著提高了調查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更加集中地精力和資源,對目標對象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

 .........

 羅惠他們根據韓成的指示,開始對饒市四所警校的學生進行了細緻的篩選工作。

 他們翻閱了大量的學生檔案,與學校老師和同學進行深入交流,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以及日常表現。

 經過層層篩選,他們篩選出了一批符合條件的學生名單。

 他們把名單交給了韓成,讓他做最後的篩選。

 韓成拿到名單後,不敢耽擱,開始仔細地研究每個學生的情況。

 他明白,這份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可能的嫌疑人,而他需要從這些名字中找出那個隱藏在背後的“正義判官”。

 他翻閱著名單,逐一查看每個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習成績、社交活動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記錄,嘗試著從中找出與“正義判官”相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最微小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