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的貓 作品

第339章 調集人馬(第2頁)

 “盧象升卻不這麼認為,盧象升認為人家已經達到了京城下,所以要戰,而且要捨生忘死的戰,這是二人矛盾的根本。”

 “楊嗣昌要保住京城,將清軍趕走即可,盧象升覺得這裡是最好的戰場,最好能夠殲滅來犯之敵,於是雙方就有了這樣的矛盾。”

 “盧象升曾經打過一仗,就是在鞏華城,率領手下兩萬士兵夜襲了清軍,剛開始的確打贏了,可後來卻戰敗了,楊嗣昌找到了盧象升呵斥了他。”

 “盧象升不服氣,說楊嗣昌是在養寇,雙方大吵了一架,盧象升甚至拔出了尚方寶劍。雖然吵到這個程度,楊嗣昌回去之後還是給盧象升寫了一封信,約定要以大局為重。”

 ”雖然以大局為重,但根本矛盾還是沒有解決,楊嗣昌和高啟強等人還是決定以防守為主,盧象升決定主動出擊,雙方依舊矛盾重重。”

 “有人要守,有人要攻,雙方都覺得對方不對,加上清軍勢大,沒有統一的歸屬,仗打的亂七八糟。朝堂上管事的又多,皇上又搖擺不定,京城當時亂成了一鍋粥。”

 “期間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內閣大學士劉宇亮要去前線督察軍情,崇禎皇帝想讓他總督天下兵馬下令,盧象升革職聽參,是楊嗣昌向皇帝進言仍由盧象升總督軍事,盧象升才只被奪了兵部尚書的官職,以侍郎銜都師帶罪立功。”

 “最後一戰中,盧象升統領的兵力一部分分給了陳星甲去昌平保護皇陵,另外麾下的三總兵之一大通總兵王樸又以大同有警為由返回了大同,盧象升手下不過幾千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盧象升其實已經報了必死之心,要以死報國,與清軍決一死戰了,戰死也是理所應當了。與其說是誰害死了誰,不如說他為了自己的理想盡忠了。”

 李恆站在原地,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漸漸的沉默了下來,良久之後抬起了頭說道:“如果皇上叫他去遼東,爹,你覺得他會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