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老劍客 作品

第73章 雲華山下排大陣(第3頁)

 書說簡短,雲華山下,蔣平、徐良、白雲瑞等人,一邊喝著水兒,一邊放著炮,一邊彼此閒談,誒呀,在這戰陣之前,是好不愜意。

 可就這麼個時候,就聽得山寨切近,三聲炮響,咚嘡,咚嘡,咚~嘡,震得大地都顫了三顫,搖了三搖。而後就見寨門打開,一支人馬狂飆而出,嘩嘩嘩嘩嘩嘩,風捲旗號,看得清楚,哎呀,不只有山寨的旗號,還有群賊自個兒的旗號,另外還有西夏軍兵的旗號,是紅綠白黑,什麼色兒的都有,蔣平徐良他們一看,噢,這是一支雜牌軍。

 蔣四爺搭涼棚這麼一瞧,吆,來的人兒不少嘿。來啊,列陣。

 角號吹響,一千騎兵一字兒排開,前後分了五排,每排有那麼兩百人兒,嘩嘩嘩嘩嘩嘩,不大會功夫,騎兵列好陣勢,是嚴陣以待。

 可山上衝下來的群賊,在大炮的轟鳴聲中,可就倒了黴了,這火炮克騎兵最是有效,馬匹它經不住驚嚇啊,所以群賊衝到火炮射程之內,便亂了套了,是人喊馬嘶,有的賊寇在火炮的衝擊之下,人仰馬翻,喊成一團。

 但是,野力榮榮畢竟是沙場老將,他一看情形不對,連忙命人揮動令旗,同時大吼一聲:隊形散開,從兩翼包抄敵軍。

 原本這軍隊上個幾千人,兩方面交戰之時,一般都是陣型對陣型,就是兩軍接觸的最前方互相砍殺,一方面有死傷,後邊的人隨時補上,但是眼下官人兒帶來了火器,賊寇便無法形成陣型,便開始分散包抄。

 可人少對人多,最怕的便是被分散包抄,這樣就等於被人給包了餃子了,那就得玩完啊,蔣四爺一看,即刻命令傳令官,讓騎兵改變陣型,十人一小隊,分散出擊,各自為戰。

 很快,群賊跨馬掄刀衝過火炮的封鎖,便到了近前,五千對一千,便殺作一團。大宋邊軍的主要兵器是弓弩和長槍,同時配有手刀,也就是大刀。遠了用弓弩發射,近了用長槍突刺,貼身格鬥則用手刀。

 而賊人使得則主要是刀劍。

 騎兵作戰,長槍顯然要比刀劍更有利,因此賊人在兵器上就吃了虧了。

 但是,這裡邊可有個例外,就是野力榮榮親率的一千重甲騎兵,這個西夏騎兵那可了不得,這個兵種據稱乃是西夏王趙元昊自創,名為鐵鷂子,騎兵鎧甲精工鍛造,可以避得住弓弩利箭,而且為了防止騎兵衝鋒中摔下馬去,他們用鐵鏈將騎兵和馬鞍緊緊鎖在一起,形成了人馬合一的效果,這樣一來,騎兵在馬上的穩定性大大增加,打起仗來格外便利,宋朝邊軍多次敗在鐵鷂子手下,是死傷慘重。

 所以,你想,即使大宋這一千邊軍有個火炮和弓弩的優勢,但是很快就被五千賊人是分散包圍,殺不多時,人馬已經所剩無幾,就甭提有多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