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誰家的小誰 作品

第384章 森林公園的發展(第2頁)

 當然,沒人會想著跟陳浩比錢,不是一個賽道的。

 而她負責運營的全民保險公司,早已是森林公園淨資產最高的公司。

 自打和葉肆辰開戰前後,盜搶險就沒有賠付過,尤其是城市統一之後,居民的生存環境,更是安全無比。只在小區外面的棚戶區,發生了幾次火災,和煤氣中毒事件,也賠付不了多少錢。

 居民們收入稅中扣除的社會保險費,一降再降,仍然能保持極高的盈利。

 至於住的地方,大家就沒了追求。

 森林公園裡80%的公民,人生的第一套房居然是自己挖的單人宿舍洞穴。

 他們之中有很多年紀不輕的中年人,在文明紀元工作半輩子,都沒能攢夠買房的首付。而那些在工地裡奮鬥了一輩子,蓋了不知道多少棟居民樓的建築工人,仍然沒有屬於自己的一間小公寓。

 現在可倒好了,成為森林公園居民的先決條件,就是挖一座屬於自己的小房間,還是永久產權的,既沒有公攤面積,也沒有物業費。自己收入扣的所得稅,全都包含了。

 到了後來,大家清楚了森林公園的管理制度後,那些處在考察期的倖存者,在地下城挖巖壁的時候,都是飽含熱淚的。他們第一次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他們無不期望著,早日有自己的一間房,然後好好的佈置它,把它佈置成一個溫馨的家。

 就和金松預料的一樣,這些新歸化的難民,還沒兩個月,就成了森林公園社區制度,最堅定的扞衛者。

 有恆產者有恆心,此言一點也不假。他們有了自己的房產,一個個遵紀守法,同時也監督著別人遵紀守法,大家都超級講文明懂禮貌。因為這個法,給他們立下規矩的同時,也保護著他們的財產。

 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世界上最可怕、最厲害的就是無產階級。畢竟光腳不怕穿鞋的,他們本就一無所有,沒什麼可以失去的,那憤怒的鐵拳,可不就胡亂掄了起來。

 而他們更清楚,這美好生活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