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289章 革除積弊

李世民嘆道:“求情有什麼用,李隆基怎麼可能放過太平公主?”

 成王敗寇,既然敗了,就要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現在知道求情了,當初為何要縱容太平公主與皇太子相爭?李旦想的是兩不傷害,可權力鬥爭哪裡會這麼簡單?

 哪怕是將太平公主送到東都洛陽,也好比讓妹妹命喪京師的好。

 他有些遺憾,這到底是他的孫女呢,若是他能活到太平公主出生,肯定也會對這個孫女愛若掌珠……等等,他要是活到那時候,太平公主也出生不了。

 李治神情悵惘,難道他們李唐皇族註定無法避免骨肉相殘的悲劇麼?

 別家都是兄弟、父子相殘,他們大唐連母子和姑侄都無法和平共處。

 武皇后溫聲道:“聖上何必傷心,太平這孩子也是求仁得仁。”

 太平公主難道不知道,一旦事敗,她的親屬和黨羽會落得什麼樣的下場麼?

 怎麼可能。

 她敢起兵叛亂,那就是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

 劉徹意猶未盡地說:“這就沒了?我還想看看這唐朝公主能掀起什麼風浪呢!”

 他挺欣賞太平公主的膽魄,也希望他們漢朝公主沒有這樣的。

 嬴政回憶起自己的女兒們,沒發現有格外出格的,頓時放下心來。

 當然,這個不出格僅限於不搞事,而不是要求公主們有多麼乖巧。

 李隆基淡淡道:“姑母既然敢起兵謀逆,也別怪我不念姑侄情分了。”

 他們姑侄走到這一步,早就不可能轉圈,談何寬恕?

 【先天政變後,李旦不僅下詔歷數叛黨罪行,大赦天下,同時將朝政大權交付到李隆基這個皇帝手裡,自己則在百福殿頤養天年,於開元四年病逝。李隆基成為了真正的皇帝,他將年號改為開元,某種意義上,這象徵著李隆基決定再次重振大唐威名的決心,因為大唐現在的情況並不樂觀。政治上的動亂致使朝廷元氣大傷,吏治的混亂也在威脅著大唐的穩定,李隆基明白,即使是唐朝這般龐大繁榮的帝國,也會一步步走向衰落與毀滅,而他作為皇帝,將決定整個大唐的歷史走向,而他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