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106章 海禁政策

朱元璋說道:“這小子,膽子倒是很大,任命宦官也就算了,如此龐大的一支船隊,若路上有個萬一,可就是人財兩空了!”

 燕王不明所以,還以為朱元璋在責怪他,唯有朱標含笑看著這一幕,心知老四這是暫且逃過一劫了,但仍不能算是高枕無憂。

 嬴政詫異地說:“原來海對面還有這麼多的國家麼?”

 他問底下大臣:“若給你們一支船隊,可能到達海外?”

 大臣面露遲疑地說:“造船倒是容易,只是海上氣候多變,方向未定,我朝船隻即使在海上航行,恐怕也找不到海外的國家。”

 言下之意,就是什麼也撈不著,白跑一趟。

 劉徹對此頗感興趣:“朕倒也想效仿這位皇帝,若能宣揚我大漢國威,叫海外都響徹大漢的名聲,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如今最要緊的不是海外,陸地上的麻煩都沒有解決,哪有功夫去海外?

 朱棣慨然大笑:“好,鄭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下西洋不是小事,必須由最穩妥的人來負責,現在看來鄭和果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鄭和亦是激動不已,他成功了,沒有辜負陛下對他的信任!

 【永樂五年,鄭和奉命護送各國使節回國,開始了第二次下西洋之旅,訪問了占城、暹羅、爪哇和蘇門答剌、柯枝和古裡等國,明朝使節冊封古裡王,在當地刻石立碑。到錫蘭時,鄭和曾向當地佛寺佈施了許多財物,鄭和、王景弘立《佈施錫蘭山佛寺碑》,這塊石碑現在還存在於世。此後鄭和幾次下西洋,直到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駕崩,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他宣佈停止下西洋,任命鄭和為南京守備,率下西洋的明軍也改成鎮守南京。】

 朱棣:“……”

 他幽幽地看向大兒子,朱高熾尷尬地說:“爹,下西洋雖是好事,可耗費的錢財都不是小數目,為了節省開支,兒子也只能暫停下西洋一事。”

 朱棣也知他說得有幾分道理,告誡道:“國庫緊張,節省是應該的,休養一陣也好,只是不可忽視了對外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