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白河鋼廠(第3頁)

 看著眼前的鋼鐵廠,姜蕭猜測著康達要和自己聊些什麼。

 根據姜蕭的記憶

,在前世這座距離白河縣中心地段很近的鋼鐵廠最終的命運就是破產。

 而這塊地皮也變成了一個地產項目。

 眼下這座鋼鐵廠還是京州政府在託管。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鋼鐵廠的老闆破產跑路了。

 巔峰時期有兩萬多名工人的白河鋼鐵廠已經沒了往日的輝煌。

 就連鍊鋼爐都停了很多,工人更是變得不足六千人。

 京州方面之所以託管就是不想這些工人再失業。

 但是不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又不行。

 如果說白河縣是京州的心病,那麼這座鋼鐵廠就是心病中的心病了。

 姜蕭猜測,康達應該是想自己接手這座鋼鐵廠。

 整個京州乃至漢東有能力吃下這座鋼鐵廠的人有很多,但是願意花這份錢的只有姜蕭一個人。

 思索間,姜蕭看見了康達。

 康達此時正在和白河鋼鐵廠的廠長吳大紅說著什麼。

 在康達身旁是白河縣的頭頭腦腦們。

 一見到姜蕭走了過來,康達熱情的說道:“姜總。”

 “康書記。”

 握過手後,康達將一眾人介紹給了姜蕭認識。

 隨後,康達就帶著姜蕭在這裡參觀了起來。

 姜蕭對於工業瞭解的不多。

 但是姜蕭能夠看的出來,白河鋼鐵廠的落寞是有原因的。

 在這裡很多設備都太老舊了,姜蕭甚至看到了不少建國前後的設備。

 這種技術水平哪怕白河縣沒有資源枯竭,那也沒辦法形成競爭能力。

 不過,姜蕭注意到鋼鐵廠的工人精神面貌都很不錯。

 雖然工資不多,但是這些人似乎對工廠很有感情。

 “這些都是老工人了,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就在這裡工作,有的人甚至是接過了父輩的班。工廠就是他們的家啊。”

 注意到姜蕭觀察著這些工人,康達在一旁說出了這些人精神飽滿的原因。

 姜蕭也感慨道:“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工人精神啊,都說國外的工匠精神,其實我們不差的。”

 “對,我們不差。姜總我們這邊走走,你們不要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