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欺君之罪

“這麼做,算欺君之罪吧?”

林碑打破在場眾人的沉默,試探著問道。

“這就是欺君之罪,還是那種足以滅滿門的大罪。”白清弈面無表情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慶言,你想我死你就直說,不用這樣拐彎抹角。”司徒淵的臉上露出比哭還難看的表情。

“慶言,要不是你是思思的意中人,我現在就一掌拍死你。”古千杭沒好氣的說道。

沈朝則沉默的看著慶言,也代表了他的態度。

另外幾人也都沉默的不說話,顯然是不贊成慶言的意見。

看著眾人這副模樣,慶言聳了聳肩,重新坐回自己的椅子上。

“既然大家都不贊成我的想法,那當我沒說,大家集思廣益一下,能不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聽到慶言的話,現場氣氛再次沉默起來。

過了片刻,慶言見眾人都沒開口,主動開口道。

“眼下這種情況,都只是我的設想中可能發生的最壞的可能,事實並不一定會按照我說的那般發生。”

聽到慶言的話,古千杭兩人鋒銳的憂慮褪去不少。

“雖說如此,但是你也不能想出讓我們一起做出欺君之事吧?一旦出現紕漏,我們難逃其咎。”沈朝心中憂慮說道。

聽到沈朝的話,慶言也不遮遮掩掩,直言不諱。

“伯父,以你們現在的實力,即便犯了欺君之罪,只要不是犯下通敵叛國之罪,我想陛下也不能拿你如何吧?”

聽到慶言的話,兩人只是皺了皺眉頭,但卻並未多說什麼。

正如慶言所說,他們兩人的實力,在二品之中也算的上是頂尖。

當初面對庭前燕來犯的二品高手,那些高手也只能勉強牽制兩人一段時間。以他們的實力,他們都可以直接封地建國了。

要知道,其中不少依附大吳的小國,國內最強者最多也只是三品武者。

這種情況下,只要沈朝、古千杭他們只要不與銘獻帝撕破臉,銘獻帝對他們容忍度還是很高的。

當實力達到他們這種程度之後,真要發起狂來,整個京都可能都會被毀掉大半。

慶言察言觀色,發現兩人表情出現細微變化,像是被說動了一般。

“雖說這次直面庭前燕的是大齊,但從對方的野心來看,即便他們打下大齊京都,控制了大齊絕大部分的疆土,但他們的腳步絕對不會停下來,絕對會藉著這股勢頭,嘗試攻打大吳。”

“到時候,大吳面臨的不僅僅是庭前燕的叛軍,還有大齊一眼望不到頭的流民,以及無數歸降的大齊士卒。”

要知道,在戰場之上,一旦士卒損失到了一定比例,就會出現潰敗。

不管在什麼年代,當戰爭打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歸降的情況,不管誰勝誰負,都會選擇暫緩兵戈,以此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兩軍交戰,當傷亡人數達到三成就會士氣就會大受影響。傷亡過半,就會出現潰敗的情況。

而領兵的將軍,當知道敵人是不可敵的情況下,也會帶著士卒歸降,不說留住自己的性命,至少確保自己的兵不做沒必要的犧牲。

而古代那些領兵打仗的將領,面對敵人的歸降,也會欣然接受,然後收歸己用。

往往那些打到最後一兵一卒的戰役,都是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最終獲勝的一方,也會是慘勝。

這就是為何會出現,兵越打越多的情況出現。

當兩人聽到慶言的話,兩人立馬就懂了慶言的深意。

這個冬季,來的很早,可能走的會比較晚。如果說庭前燕現在已經開始集結流民的話。

可能月餘便可打到大齊京都相鄰的郡縣。

到時候庭前燕舉兵南下,攻打大吳的話,到時大吳也不一定能夠擋下對方的攻勢。

一念及此,兩人的臉色不約而同的變了變。

眼下這種情況,給他們思索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下定決心之後,他們安排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一旦錯過最優的時機,到時北漠親王與庭前燕來個裡應外合,到時候就面臨腹背受敵的兩難境地。

慶言之所以在這裡與眾人討論,而不是找銘獻帝攤牌,就是怕對方有其他想法。

顧忌的多了,銘獻帝在決策之上就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

在這件事情上,慶言始終沒有偏袒哪一方。

雖然他沒有當救世主的宏願,也不會說有為了拯救普天之下的黎明百姓,犧牲自己打算。

但是,他還是不希望看到這片大陸之上,兵戈四起的情況出現。

大齊、大吳、庭前燕。

不管最後是誰取得了勝利,那都會是一場慘勝,不可能有人能夠做到坐收漁翁之利的可能。

最後,在場眾人皆是沉默。

……

午後。

沈朝、古千杭、司徒淵三人,聯袂前往大吳皇宮。

沒錯,最終他們還是被慶言說服了。

從長遠的情況來看,慶言說的不無道理,相比較而言大齊而言,如果讓庭前燕得勢會讓大吳感到更加不安。

從對方想要設計刺殺銘獻帝,到強行剝離大吳國運看來,庭前燕的野心絕不僅僅是推翻大齊,而是想要統一整個天元大陸。

眼下的問題,迫在眉睫。

回到最初的話題上,他們一群人做出欺君之事,實在是有些不妥。

但是如果這件事情,一旦出乎慶言的預料的話,他們不但會被安上欺君的罪名,甚至於會被安上叛國之臣的罵名,讓他們成為千古罪人。

可事已至此,他們再如何也只能按照慶言所說的做了。

得到通傳之後,三人在御書房中見到了銘獻帝。

董祈將三人帶到御書房後,銘獻帝抬頭看向臺下眾人,頓時露出一抹異色。

沒想到這個懶到極致的司徒淵居然也一起來了。

“眾愛卿,今日聯袂前來所為何事?”

這幾日,銘獻帝的事務格外的繁忙,在慶言的‘仙人跳’下,周氏成為大吳的歷史,但是事情的調查並未調查完。

雖說那些和周氏有著關係的官員,銘獻帝選擇不予追究。

不予追究,但卻並不代表這件事情就此揭過了,那些官員的罪證還是需要保留,日後好秋後算賬。

而那些周氏重要成員,都已經被送入聽風閣審問。

而對於十一皇子的審問也還在繼續,至於周皇后還是一口咬死,不願意交代出幕後的真兇。

“陛下,周成安已經交代了,他與庭前燕的確有所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