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這也太快了!(第2頁)

 之所以稱它為“大師”,是因為它真的很大!

 “建築大師”整體是一個長15米,寬5米,高6米的規則矩形,相當於4個集裝箱的大小。可以用來打印長度10米以內,寬度4米以內,高度5米以內的建築物和材料,也就是最多40平米的房屋。

 雖然這個尺寸並不算大,但只需要將多個房屋拼裝組合起來,就可以無限擴展空間了。

 當然除了整體的房屋之外,它可以用來打印各種預製部件,比如牆壁、地板、天花板等。如果需要的部件尺寸過大,也可以通過拼裝工藝進行延伸擴展,且不影響整體的強度。

 而且這一次遠光地產將要打造的小區主要面向遠光科技的年輕員工,一套房的面積不會超過120平米,所以“建築大師”的尺寸是完全夠用的。

 為了方便日後出售這種大型設備,“建築大師”本身也是可以拆解的。需要運輸的時候就可以分成十幾個不同的組件,等到達了指定位置之後再就地安裝。

 所以這天下午,十幾架山貓無人機吊裝著“建築大師”的各個組件,浩浩蕩蕩的從康興本島出發,一路飛到了正在建設的“遠光未來小區”。

 雖然廣海市內的供應商都不願意和遠光地產做生意,但前期工程卻早已開始。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靠近小區外側幾棟樓的地基都已經打好了。

 這塊地皮的總面積為80萬平方米,理論上可以設計3萬套商品房,但是這樣一來容積率就比較高,住起來並不舒適。再加上小區是出售給自家員工的,程遠也不打算靠房地產掙錢,所以計劃建造 100棟樓,每棟樓30層,2梯4戶,總共1.2萬套商品房。

 這樣一來平均每套房的建築面積就可以達到80平方米,適合2人或者三口之家居住,平均1.2的容積率也可以獲得比較舒適的居住體驗。

 由於是大工程,再加上程遠也會親自到場監工,所以遠光地產的全部建築工也人全體出動。

 雖然遠光地產算上文員,總共也就不到100人而已。但兵貴精不貴多,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程遠給遠光地產配備了多達200臺各式工程設備,其中一半是機器人,這個陣容可以說是相當豪華了。

 此刻程遠正坐在工地附近的臨時板房裡,透過玻璃望著不遠處的一臺大型吊機,正緩緩地將一根根青灰色的金屬圓柱運往已經挖好的地基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