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宋壯武將軍 作品

第214章 饑饉年(一)(第2頁)

 一到徵糧的時候我身邊沒親兵,都下去打人了,給我打!

 但是,我從沒打過黑瘦的,他們沉默的交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捧著他們交的糧袋兩眼含淚。

 我拿的可是人家的命啊

 “我餓”

 記憶裡曾經有士卒對著我這樣哀求,千年以後,再聽到這聲我餓,滿臉淚光。

 不徵糧?不徵糧我們餓死。

 大宋四大糧區,江淮平原,江南水鄉,天府之國,嶺南平原,已經打成什麼樣了。西川,京湖,兩淮,江東,廣南,江淮西川已成戰場,江南一度火海,嶺南一度遭陷,前世兄弟那句我餓,至今仍在腦海。

 所以,知道那是個什麼樣的世代了嗎?

 神靈都不再眷顧了

 走過村落,嫋嫋的炊煙已依稀在我的眼眶,背影裡他們早已稀疏,村中草木生起,只有這些了。

 日復一日,軍中的隊列步步向前,越往前,人影越稀,再往前走,村落就沒有了。

 入目盡是荒村,人皆逃難一空,戰亂襲來,不跑的老百姓只有死路一條。

 因為,你不能和蒙古人的馬刀談判。

 隊列行進,道旁不時能看到結社自保的民眾們一身布衣,手執木杆槍弓,讓出道路,站在道旁,等候軍中過兵。

 當中不時閃過身披簡甲的人影,他們是後撤的百姓,武裝的百姓,他們的武備來源於民間,因為大宋不禁民間兵器。

 有宋一朝,只禁強弩硬鎧,中華族世代,均不禁民間兵器。

 宋時戰亂,民人結社自保,攜帶婦孺退守後方,浩蕩的民團一度人數萬計。

 大刀弓箭,紙軟簡甲,只要你想要,有的是人給你打,鐵匠鋪火未曾見歇。

 正常時節,簡甲明面上其實是不允許擁有的,亂世裡管控鬆動,紙布軟甲正大光明的出現,並不奇怪。

 但是,軍中制鎧絕不會有,宋時律,三副鎧甲及上,絞監候。

 是不是難以置信?宋朝實質上武風盛行,特別是北宋,秦鳳,永興,河東,河北,京西,京東,淮南,北境諸路,武風極濃。

 她們的位置,大概合後世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

 可惜了,這些高大的北境漢民們。

 因為我們民間武力的強大,血性保有,為我們抗衡外族留下了起碼的根基!

 南宋末年,爆發的大規模對蒙起義就是因為民間保有武力,義軍們排排前踏,最後關頭武裝起來的男人們自發向前,全軍戰死。

 我們不禁武器,因為我們心裡沒鬼,朝堂爭鬥,帝室傳承,鬥耗不涉民間。除趙佶個丟人茬子,其他任何時節,總有許多秉持公義的人在。

 社會的繁榮,民族的高素質,高教養,這是我們那個世代,中華族的樣子。

 所以,天運之下,面對強敵,我們就這樣全部犧牲了。

 行進之路,日晚紮營,落日的餘暉裡,三個宋軍軍卒手執長槍,出營巡探。

 夕陽的道路早已模糊,天際已一片蒼茫,遠方的道路上隱約出現了一個黑點。

 “老丈”

 黑點走近,小河旁一位揹著鐵鍋的長者慢慢走來,放下大鍋,打撿柴水,起灶燒鍋。不遠處草木林密手執長槍的南宋軍卒看了看,喉頭轉動,慢慢走了過去,長槍放地,坐在鍋邊,默然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