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爬坑中 作品

第403章 馬翔飛被人打了

“其實說起來還挺尷尬的。”馬翔宇搓搓手,“牛家的老爺子給出的主意,說是要發揮我d的優良傳統,發動群眾,從群眾中獲得支持和力量。”

袁旭抬手打斷對方,語氣倒是平靜:“馬縣長,你也是大忙人,咱們時間都挺寶貴,直接說實在的吧,虛頭巴腦描述啥的咱就不說了。”

被打斷話的馬翔宇同樣臉色沒有任何變化,依然帶著客氣的公式化的笑容:“就是說,老牛家出了個主意,打算收買您公司的員工,讓他們上訪,然後再從上面發力。”

袁旭都被氣笑了:“你們真的是,呵呵,我該怎麼說呢?”

“不是,怎麼就這麼不依不饒的盯著我們家不放呢?是以前吃的虧不夠,還是動不動就皮癢了必須得修理一下?”

馬翔宇的笑容裡,帶上了幾絲尷尬。

其實原因兩人也都差不多知道。

袁氏集團實在是有點太特立獨行了,雖然放眼整個世界來看,全部由家族完全私有的企業並不少見,就如同現在各地都在爭著讓其落在本地的瑞典的宜家,這個橫跨家居、建材、商業等很多個領域的跨國企業,就是坎普拉德家族所私有的企業。

但是,在國內來說,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完全由一傢俬人所有的,目前也就只有老袁家這一根根獨苗苗。

在其他家看來,雖然袁氏集團這個龐然大物並非一塊任人宰割的大肥肉,但是相較於其它公司早已錯綜複雜牽扯甚多的背後關係,老袁家在公司股權方面,還是純淨的如同一張白紙,這時候如果能介入,互相之間劃分利益範圍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當然了,老袁家也並非是光捱打不還手的,只是相較於能夠看得到的巨大的利益,“只要打不死,就得爬起來繼續打”似乎已經成了各家潛意識裡的執念了。

反正我佔不到你的便宜,但是你也不能把我怎麼樣,萬一我要是佔到你的便宜了,那就真的是拿到便宜了。

大概是這樣的無賴想法?

其實在華夏傳統文化裡,“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學而優則仕”,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說法和理念,從古至今都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在華夏,一等的聰明人都從政了,在米國,一等的聰明人都經商了。

當然,這屬於國體政體以及歷史等諸多因素綜合的結果,咱們只看結果就好。

所謂權錢,從來都是交織在一起的。

權力面前,錢總給人感覺要虛一些。

君不見皖南省某個縣裡,一家企業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配合”某位當地縣裡的人物的想法,對方撂下一句讓他等著天天被檢查就好了,一年下來,365天,被檢查了200多天,刨除法定節假日等因素,這位縣裡的人物,還真的是說到做到,基本上做到了天天有人來檢查。

事情雖然曝光,但是後續處理,好吧,不說了。

還是書歸正傳,講我們自己的故事好了。

馬翔宇的示好,前文書裡也說到了,當然是出於自己利益的目的,目前玉娟農業方面已經在跟馬縣長的團隊在接觸,正在當地進行考察,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歷史種植經驗,為其制定特色農業發展計劃並給予扶持。

下一步當然就是潤家零售和愛家科技跟進,結合已經開始在進行的助農項目,開展直銷直採。

總之,對於一個經濟基礎相對較差的縣,一套這樣的組合拳打下來,別的不說,參與的農民每年增收個三五萬塊是不成問題的。

而對於縣裡來說,農產品物流中轉基地、電商產業園,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政績項目,而且是三四年內就能看到成績的項目。

這類在任期內就能看到成績的項目,是各地主政官員們的最愛,畢竟不是誰都願意做“自己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情的,對吧?

正事三兩句就談完了,袁旭還是安排了一頓午飯,華爾道夫酒店的餐廳,如今已經開始獨立對外經營了,據希爾頓方面的意向,對方有意將這個餐廳作為特色中餐館推向全球的華爾道夫酒店。

反正袁旭覺得,京城的華爾道夫中餐廳的飯菜,吃起來絕對要比那所謂的譚家菜之類的號稱“御廚私房菜”要可口的多。

今年的大會,依然進行的四平八穩,並沒有什麼波瀾。

華夏的政治,一向都是如此,除了歷史上個別的幾個運動時期,正常的時間裡,但凡是大會等這種場合,所有的一切都是和諧平靜的。

所有的分歧,不同的意見,都必須在大會前進行“統一”,不能將問題帶到大會上,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大會結束之後的新聞聯播裡,第三條,出現了李振喜的身影,政務院副總理李振喜同志日前在京城CBd進行調研時指出,園區要將國家制定的鼓勵民營經濟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的發展政策落實到實處,要協助民營企業吃透用好國家政策,更好的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實現企業的迅速發展。

至此,李書記算是正式以全新的身份亮了相。

原則上來講,從滬上的市委書記到政務院副總理,並不算升遷,當然,到了李書記這個層級,所謂的升遷,已經不是考慮工作安排的最重要的因素了。

從去年老爺子過世的時候,班長同志就跟李書記進行了好幾輪的談話。

按照李書記的想法,他是有意在滬上市委書記這個位子上直接退休的,雖然按照國家的規定,滬上市委書記這等地方要員,退休年齡可以推遲到68歲,但是李書記自覺自己家,特別是自己的女婿一家,已經不僅僅單純的做好生意就可以的了。

所以當時李書記有意用自己的退讓來換得女婿一家的平安。

但是班長同志幾次談話之後,清楚的表達了,華夏這麼大,並不會容不下老袁家這麼家企業,再者說了,如果李書記退了,沒有了依仗,老袁家還能維持自家的產業多久?

在班長同志看來,他是絕對不願意看到老袁家倒下的,無他,作為當家人,他清楚的看到了袁氏集團這麼多年以來非但對於稅收等國家要求的稅費從無偷漏,對於自己的員工,也是真的實打實的在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

至於老袁家自己花的那點兒錢,雖然不說,但是班長同志心裡也清楚,央企國企裡面的管理人員,花的又何止這個數?

就拿秦西省來說,按照秦西果子委的報告,省屬國企,一年營收億,利潤總額卻不足400億,利潤率僅僅在3.5%左右,而當前一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為4.35%!

其中的費用支出,紛繁浩渺,會計賬目做的花團錦簇。

算了,不說了,還是要回到小說裡。

所以到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李書記調到政務院,老袁家依然開著他那已經成了企業文化符號的年會。

大會剛開完,袁旭正準備回琴島呢,馮明強一臉古怪的彙報:“袁總,馬翔飛被人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