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爬坑中 作品

第173章 收購(餘波)(第2頁)

 宋瑞送進來一摞待簽字的文件,輕聲跟袁旭說道。

 “要去港島?還是算了吧,這幾天太忙了。”

 袁旭一邊看文件一邊說道,臨近春節,需要審閱的事情也逐漸多了起來,倒不是他故意想推脫。

 “這次微言支付在港島能夠上線,王家是出了大力的。”

 宋瑞又提醒了一下。

 微言支付在內地和港島是同時上線的,內地的上線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波折,港島那邊,因為本身金融方面的法規比較健全,需要走的流程和準備的資料非常繁多。

 而且,處於對內地金融工具的不信任,港島金融局在對微言支付進行審批的時候,提出了很多要求,諸如公司主體需要在港島註冊並取得金融牌照,不得進行外匯交易等等。

 在王家的支持下,富家銀行港島分行得以取得了線上金融業務經營牌照,並順利與微言支付(港島)金融有限公司達成合作。

 最終,微言支付得以在港島地區上線,當然,目前僅僅只限於在港島地區用港幣進行交易,港島註冊的微言支付賬戶無法直接在大陸地區進行交易使用。

 但是,這也已經算是在壁壘森嚴的港島金融市場撕開了一個小口,這期間,王家出力頗多。

 王家是港島老牌豪門之一,名下主營業務是海運和地產,名下目前有大小運輸船隻200多艘,總噸位達2100萬噸!

 王家倒並不是港島本地人,王家原本在內地是絲綢世家,第一代到港島闖蕩的王家當家人是王玉山,王玉山大學學的是船舶專業,但是本身有很高的金融天賦。

 抗戰勝利後,王玉剛曾參與組建滬上銀行,並擔任重組後的滬上銀行的副總經理。

 1949年,王玉剛來到港島,此時,日後的港島四大船王家族中的其餘三家已經開始在船運領域進行經營。

 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華夏進行全面封鎖,三大船運家族在港英政府的默許之下,穿梭在華夏大陸、北朝鮮、櫻花國和港島之間,隨著民間走私的規模越來越大,船運價格也一路飛漲,三大船運家族賺的盆滿缽滿,日進斗金,成為港島航運界的代表人物。

 此時的王玉剛,航運事業還沒起步呢。

 觀望了兩年,在1955年的時候,王玉剛終於決定進入航運領域,斥資70萬美金從英吉利購買了一條8700噸的貨輪,開始了航運事業。

 到1956年,王玉剛的環球輪船公司成立的第二年,為了更好的發展,王玉剛想從銀行獲得貸款,但是當時的銀行,對輪船公司都不看好,認為世界時局不穩,輪船行業風險太高。

 然而在金融方面有天賦的王玉剛,改變了自己公司的經營方式,他將自己名下的輪船全部租給了別的航運公司,特別是櫻花人,櫻花商人為了獲得低價,往往籤的都是長租約,這樣一來,王玉剛的輪船公司就變成了租賃公司,風險小了很多。

 港島迴風銀行由此同意給王玉剛貸款,得到了第一筆貸款的王玉剛,轉頭就向櫻花國造船廠訂購了6艘貨輪。

 到了60年代,擅長金融的王玉剛並沒有跟其他三位船王一樣按部就班的發展,而是融資之後收購了會德豐洋行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利用這個平臺,很快就打造了一個擁有56艘輪船,噸位達到960萬噸的“航運帝國”。

 至此,在港島的四大船運家族中,王家後來居上,成為港島當之無愧的船王。

 到80年代,環球輪船達到巔峰,旗下擁有200多家子公司,船隊數量達到200多艘,噸位超過2000萬噸,其總噸位甚至能比得上前蘇聯商船的總噸位。

 此時,極具眼光的王玉剛預感到了航運業的危機,開始出售船隻,剝離不良資產,收購九龍倉等商行,轉向地產、化工、醫藥等行業。

 王玉剛的直覺不僅挽救了家族,同時還使得家族財富更上一層樓。

 成為“世界船王”的王玉剛開始同大陸積極接觸,在那個改開剛開始的時代,他大膽的向大陸的船廠下單造船,又捐款給家鄉建設甬城大學,受到了當時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91年,一代船王病逝,他的兒子王邦輝繼承家業,經過20年發展,環球輪船公司輪船總噸位數重新回到了2100萬噸,王邦輝也正式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

 這次的慈善晚宴,是王邦輝的兒子王文駿發起的,地點定在了港島福臨門酒家。

 位於灣仔莊士敦道的福臨門酒家總店,成立於1948年,初始名為“福記”,1953年更名為“福臨門”,作為一家“富豪飯堂”,王玉剛生前幾乎天天光臨,當然,其他如李家成、劉亂熊等港島大亨們也差不多都是天天在此“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