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臨近七月(第2頁)

 在文淵的支持下,最後其他人無法,老太太作為正院長,又安排了一個德高望重的學士做副院長,還有文淵這個副院長。此事才沒在引發強烈爭執!

 而在文淵心裡,別說程建彬這個聞名在外的學士當副院長,就是黎雲夏想要翰林院的大學士前來,皇帝都會派來。只是這一家人,並不知道他們現在所為,一直在上達天聽的狀態!

 關於老太太勝任院長一事,老太太並不知,一直支持的文淵也沒有告訴她,只是偶爾偷笑!偶爾感嘆,有個好外孫真好啊!

 一切在穩中進展,黎雲夏閒不住,又與文淵開始商討可以招生,招募先生事宜。

 不管是學子還是先生都是男女不限。在嚴知州的幫助下,茶州城以及所屬各縣各鎮各村都接到了招募的告示。

 告示寫明瞭應聘先生者,見到通告就可到達白雲書院應聘。

 而學子方面需要八月二十日後到達白雲書院即可,九月一日正式開學。

 接下來就是應聘、考核一批批先生。這裡黎雲夏的要求與苛刻,讓負責應聘的幾名先生一臉懵逼。原來他們來的早了,才免了很多繁雜的應徵。可這也給他們打響了警鈴!就看其中幾條,為先生者每三年一考核,其中包括品行,教學理念。最重要的一點,不得有納妾男子參與應聘...

 至於招生,這是茶州城近年來最轟動的一件大事。特別告示前三條寫著招生的三種免費學子一事,可是讓整個茶州沸騰。

 而招募告示中,為了讓老太太名揚茶州。黎雲夏特意將告示上寫明瞭正院長劉姝真女士,副院長程建彬學士,副院長文淵大夫……

 讓無數個上不起學的家庭,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們一個個走街串巷廣而告之,這一大喜訊。

 那種感激之情,在整個茶州城幾十萬百姓中,佔據多半。

 佔據多半的人並不都是窮人,他們只是感恩有這樣的書院,還有創辦書院的人。古時候的人雖然開智不得當,卻大多數純樸。沒有現代的攀比,見不得別人好那一套。

 他們也折服在書院的免費一事,要知道一個家庭,一年掙得幾兩銀子很難,可學子的束脩一年也是要幾兩。哪是平民百姓負擔的起!

 可以想象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他們終於可以讀書了,那是比吃肉還要美的事。

 他們的感激,冥冥之中幻化成一種信仰之力,向著老太太劉姝真而去。可誰都不知,黎雲夏左手腕處的龍環,悄咪咪的將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