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新舊鴻溝(第2頁)

 “現在,它依舊能讓人類團結,但團結是為了讓人類更好的生存,萬億人團結,也敵不過一個真我境。”

 “團結不能擁有力量,失去抱團取暖的意義,團結就變了味道。”

 “而這,僅僅只是一條血緣關係維繫的紐帶!”

 “還有多少種類似的紐帶?”

 “有多少人能為自己而活,有多少人享受過自由,有多少人得到片刻喘息?”

 許凡面露回憶之色,似乎想起了舊時代的經歷。

 那是他這輩子最深刻的回憶,也是曾經不願再回首的事。

 那並沒有什麼讓他刻骨銘心的事,之所以深刻,是因為太累,回首往事,他只感覺自己的碌碌無為,年華虛度。

 似乎來到世上,只是為了經歷這麼一回,然後重歸塵土。

 他最開心的時候,大概就是為了買把玩具手槍,去撿一星期垃圾袋,當他拿到手槍那一刻,他真正感到了滿足。

 好像只有那一次,他為自己而活。

 之後,他又成了父母的孩子,爺爺奶奶的孫子,外公外婆的外孫...

 他扮演了很多角色,唯獨沒有真正做過自己。

 為什麼他好好的活著,卻感覺不到自己真正的活著?

 誰能體會到人類社會的限制,究竟有多大呢?

 在大腦神經沒有完全發育完成之前,這個社會就無孔不入的傳遞著社會的價值觀,別人的稱讚,人會感到愉悅,別人的反對,人會感覺不舒服。

 這是思想意識形態的塑造,仔細一想,別人的稱讚和反對與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什麼時候這個觀念植入了人的思想中呢?

 甚至,已經刻錄進基因中,別人的稱讚,身體會分泌相應的多巴胺,促進神經興奮,令人感到精神上的快感。

 心理上也會對贊同自己的人感到認可,對反對自己的人感到不滿。

 及至靈魂層面,亦會感到一種靈魂的契合感,或是平白生厭。

 從物質到意識,從身體到精神,從心理到靈魂,從個人到社會。

 這是一種社會常識,是一種社會真理,是人類亙古以來的傳承,是一種“道”的體現。

 這限制有多大?或許只有突破真我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

 如果社會平穩發展,幾十上百萬年後,人類的各種限制會隨著發展慢慢解除,如同古時的活祭、活埋、陪葬、屠殺、裹腳、三從四德、君要臣死、寡婦牌坊、浸豬籠、媚上跪拜...

 曾經,這些也是當時的“道”,也是社會真理,是不可逾越的人倫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