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捕魚兒海大捷(第3頁)

 值得一提的是,明軍還在捕魚兒海俘虜了北元吳王朵兒只。

 朵兒只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哈赤溫的後裔。他在世襲的封地上被俘,意味著成吉思汗親自分封的哈赤溫汗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只有脫古思帖木兒、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數隨從趁亂逃出了包圍圈。

 明軍出動精騎追擊千餘里,都督餘通淵所部一直打到了克魯淪河,因追之不及,方才撤了回來。戰鬥結束後,藍玉為了以防萬一,下令那些披掛著鎧甲的俘虜兵卸甲。

 各類鐵甲、皮甲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明軍一一放火焚燬,而蒙古鐵騎的威名也伴隨著各種盔甲在熊熊的火焰之中灰飛煙滅。

 但這絕不等於歷史悠久的蒙古騎兵從此銷聲匿跡,這支被打散了的遊牧軍隊能否東山再起有待後人。

 明軍放了這把沖天大火之後,遂班師。

 戰役結果

 捕魚兒海之戰,蒙元損失十萬人左右。而明軍的損失卻是微不足道,據說是“不費寸兵,以收其效。”

 洪武五年和林之戰中倖存下來的蒙元軍隊,主要有蠻子、哈剌章的軍隊及原屬擴廓帖木兒的軍隊,這些軍隊全部參加了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魚兒海之戰。

 他們雖然在和林逃脫了滅亡的命運,卻最終在捕魚兒海未能倖免。

 首先,蒙元小朝廷直屬的蠻子及哈剌章二人的軍隊,他們一直承擔著保衛蒙元小朝廷的任務,《明太祖實錄》詳細地記載了他們在捕魚兒海與蒙元小朝廷一起覆滅的過程。

 其次,還有擴廓貼木兒的軍隊。

 擴廓貼木兒在和林之戰之後跟隨著愛猷識理達臘,轉移到了“金山”,自然,擴廓貼木兒的軍隊也應該和愛猷識理達臘的軍隊會師在一起。

 《明太祖實錄》記載擴廓貼木兒“卒於哈剌那海之衙庭”,死亡時間是洪武八年八月。

 其後,明軍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魚兒海之戰中,俘虜了蒙元“詹事院同知脫因帖木兒”,脫因貼木兒就是擴廓貼木兒的弟弟。

 而此戰之後,各種史料再也沒有關於原屬擴廓貼木兒的軍隊的記載。

 由此可知,包括脫因貼木兒在內的原屬擴廓貼木兒的軍隊,已經在捕魚兒海遭到了明軍毀滅性的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