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趙普(二)(第3頁)

 王稱:

 普佐太祖、太宗定天下,平僭偽,大一統。

 自古受命之君,必有碩大光明之臣,以左右大業。

 太祖光宅中夏,普以謀議居中用,能削百年藩鎮之權,劃五季僭偽之國,撥亂世反之正。

 獨相十年,天下廓廓,日以無事。

 至太宗,寵遇愈隆矣。古之人臣,有非常之功,則人主亦必報之以非常之禮,觀二帝所以待普者,可謂至矣。

 勳名爛然,與宋無極盛哉。

 (均引自《東都事略》)

 朱熹:

 趙韓王佐太祖區處天下,收許多藩鎮之權,土國家三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宋史全文》引)

 王性深沈,有岸谷,多忌克。初以吏道聞,寡學術。

 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

 其為宰相,以天下事為己任,沉毅果斷,當世無與為比。(《五朝名臣言行錄》引)

 王柏:“抑抑人傑,佐命之元。

 功銘玉祛,名注金膝。

 風雪夜計,一新乾坤。”(《古賢像贊·趙韓王》)

 呂中:“趙中令相太祖之功,在於收藩鎮之權,遲幽薊之伐。

 其再相太宗之功,在於上彗星之疏,諫北伐之書。

 而《金匱》一書,尤宗廟社稷之大計也。

 然自唐以來,宰相入見必命坐,大政事則面議之,自餘號令、除拜、賞刑、廢置,但入熟狀,畫可降出,即行之。

 國初三相,自以前朝舊臣,稍存形跡,每事具札子進呈。

 至普獨以天下為己任,故為政專,所以啟雷德驤父子之謗也。

 自是以後,居正、義倫,不過方重靖介,自守之相爾。”(《宋大事記講義》)

 羅大經:“趙韓王定混一之謀於風雪凌厲之中,銷跋扈之謀於杯觴流行之際,真社稷臣矣。”(《鶴林玉露》)

 佚名:“我宋之創業也,曹潘之南征北伐,則趙韓王實主之。”(《群書會元截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