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李清照(三)(第3頁)

 至於說對自己不自信?這是不可能的,這些人都是才華橫溢的人,都是有傲氣的人,怎麼可能因為隻言片語就質疑自己呢?

 蘇玥說:“你們知道嗎?傳說李清照不喜歡蘇軾。”

 才女李清照與才子蘇東坡在歷史上並無交集,卻因一個意外產生了聯繫。

 李清照出生時,蘇東坡已經47餘歲,兩人在18歲時因為黨爭有了牽連。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為了保持中立,既不支持變法派,也不支持反對派,但仍然與蘇門四學士中的晁補之、張磊關係較好。

 然而,蘇東坡去世後,宋朝的元佑黨人案爆發,受到牽連的官員有120餘人之多,凡是和蘇門有關係的都被牽連,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被躺槍,被迫捲入鬥爭的漩渦中。

 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雖然極力為親家翁開脫,但宋徽宗一句永不錄用,讓李清照的父親罷官返回原籍。

 李清照此後夫婦分居兩地,她再也沒有踏入京城一步,就算是後來大赦天下,解除一切黨人之禁,李清照的丈夫與公公也因為父親的緣故得罪了蔡京,被迫在青州鄉里過著清苦的日子。

 李清照對蘇東坡的討厭,源於黨爭對她的家庭帶來的傷害,這也使得她的下半生充滿了憂鬱和哀愁。

 我寄相思與明月(自閉版):就是說這樣子說也不準確,李清照除了《詞論》之外其他的詩詞對蘇軾還算和氣的。至少沒有大肆辱罵。

 日暮不思歸:就是就是,畢竟自己的父親因為這件事遭到了牽連,心裡有些怨氣還是很正常的。

 不許人間見白頭:對啊,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蘇軾,就是蘇軾也有迷茫的時候啊。

 晚寧睡不著吖:就是就是,只能說時也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