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yu續 作品

第1785章 遊街意外

數日過去,眼見後天就是白雅登上送親花轎出嫁的日子。

 按照這太平縣的風俗,即將出嫁的本地女子,其送親的隊伍會提前一兩日,在太平縣遊街一圈。一方面是告訴太平縣所有的人,哪家哪家閨女要出嫁了,大家快來沾沾喜氣,爭取自己家的子女也能早點結婚,自己能早點抱上孫子;另外一方面,眾人走上街頭,圍觀著送親隊伍,提前預熱下氣氛的同時,其實也是對新人送上祝福。

 所以這一次也不例外,白雅的送親遊街就在今天舉行。

 太平縣地處偏僻,除了過年,平時也沒有什麼大型的節日、娛樂活動,所以通常情況下,有這種出嫁前的遊街活動,就顯得格外地受到矚目。大家只要手頭上沒有急事,能出來的,都會紛紛走上街頭。在湊熱鬧的同時,感受這難得的喜慶氛圍,也算是不錯的舒緩生活壓力的方式。

 此時此刻,街頭巷尾已經早早地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遊街的路線上已經早早地被分開了道路,鋪上了紅毯。道路兩邊,紅色的燈籠也已經是四處高掛,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一些商販們已經早早地開始叫賣,畢竟平時也沒那麼多人,今天將會是賺錢的好日子,也是託了那個新人的福氣。

 。。。。。

 中國人似乎有愛湊熱鬧的天性,甚至連養的寵物也會被感染上這種特性。樓底下發生吵架,本來還在自己窩裡面睡覺的橘貓柴犬,都有可能立刻醒來,和主人一起,圍到窗戶口那裡,朝著樓下望去,看看是不是發生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們愛湊熱鬧呢?想來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好奇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好奇心是基礎。它促使人們對未知的事物狀況想要一探究竟,那是求知的原動力。正如居里夫人所說:“好奇是一種品格。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不好奇,那恐怕得看心理醫生了”。

 第二個是從眾心理,俗稱“隨大流”。從心理學上來講,從眾心理是湊熱鬧的直接原因。這是因為一方面,個人的想法和行為容易受到身邊的人影響,絕大多數人都太在乎他人眼中的自己了;另一方面,在社會群體中,如果太特立獨行,不僅你會感到孤獨,也很容易被孤立,失去社會角色。

 第三個是社交談資。人是社會性動物,而“社會”兩個字就決定了,人是要和周圍人進行交流溝通的,做不了海外孤島。而湊熱鬧就能讓人們,有與周圍人談話的談資。不然,試想,人家都在說什麼“熱門大事”,玩什麼梗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不知道,豈不是很不“社會”?

 比如“雞哥是誰?”“一個坤坤年是多少年?”等等等等。

 這也是社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啊。

 畢竟即便我是社恐,我也不希望被人當作“什麼都不知道”的“社會原始人”!

 第四最後一點,也是蠻有趣的一點,那就是,無論湊的熱鬧是好是壞,這一行為本身都能給人帶來正向的心裡反饋。

 比如好事,有人結婚,鄰居們都會湊過去看新娘子,看過之後有人會暗暗鼓勵自己:新郎長成那個逼樣,都能找個這麼漂亮的媳婦,我家那個一定得找個更好的。

 又比如壞事,汽車追尾了,圍觀者會從慘烈的現場,得到極大的安慰,覺得沒車也挺好的,起碼不用為車保險,停車位煩惱,交通事故,起碼不會有自己的事情。自己雖然買不起車,但擁有平安健康,已經很幸福了。因此更能體會和珍惜當下。

 其實老實說,愛湊熱鬧不是現代中國獨有的現象。古今中外,這種現象無所不在,只是不同地方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喜好程度不同。這可能與各自的文化背景差異有關。

 社會學家米爾格萊姆研究發現挪威人就很喜歡湊熱鬧,而與挪威接近的法國那裡,法國人則沒有那麼明顯。但是英國人但凡遇到大型活動,像新年夜、足球賽等,就全都上街,就跟事先約好的一樣。

 不過湊熱鬧要適度,古人常說“過猶不及”,有些熱鬧能湊,適當湊點熱鬧,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瞭解身邊的新聞,促進鄰里關係。但不分輕重、七嘴八舌,有熱鬧必湊,那多少有點太過分了。

 畢竟你還是要考慮點,那個被湊熱鬧的人的感受。我們一直談及的網絡暴力,其中就不乏“湊熱鬧”的這個因素在推波助瀾。畢竟湊熱鬧是無罪的,但是卻還是會給那些不想被湊熱鬧的人,以無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