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杖責

太后答應宋皇后一命換一命。

 這事沈菀不信,謝景衍更不信。

 太后要真那麼想要宋皇后的命,宋皇后就是有十條命都不夠太后拿的。

 為了宋皇后那條命,浪費先皇賜的免死金牌,還饒過要殺大皇子的晉王,太后能做這樣吃虧的事?

 不用腦子,用腳指頭想也知道不可能。

 但太后救謝景殷是真,要宋皇后的命也是真。

 沈菀越發好奇太后要置宋皇后於死地,卻饒過謝景殷的原因了。

 只是可憐了齊妃和柳嬪,就這麼白白沒了性命。

 齊妃的父親,柳嬪的兄長跪在御書房外,求皇上給他們女兒和妹妹一個公道。

 可這個公道,皇上沒法給。

 太后要毒死的是宋皇后,還不是無緣無故下的毒,而且太后也只是在宋皇后的飯菜裡下毒,無意害齊妃和柳嬪。

 宋皇后口口聲聲說自己不知道太后已經在她飯菜裡下毒,她也承認帶上齊妃和柳嬪是想保自己的命,她也對齊妃和柳嬪的死愧疚。

 這官司就是讓三司會審,都審不出該給誰論罪。

 但齊妃和柳嬪就這麼中毒而死,不給她們的家人一個交代說不過去。

 太后和宋皇后交鋒,最後還得皇上來善後。

 皇上補償齊妃和柳嬪的家人,將齊妃的父親封為齊南伯,封柳嬪的兄長為固安伯。

 這份補償不輕了。

 要知道多少嬪妃進宮後,犯錯會牽連家人,齊妃生過一個女兒,不到兩歲就夭折了,但她因此晉封妃位,柳嬪進宮六年,至今無所出。

 用自己的命替父兄掙得爵位,也算死得其所了,只是這爵位能不能彌補喪女喪妹之痛就不得而知了。

 嗯,皇上這爵位彌補的文武百官們甚是為難。

 平常哪個大臣封爵,必然是要送份賀禮去的,但齊南伯和固安伯受封是因為沒了女兒和妹妹,這賀禮要不要送就成了個問題。

 不送吧,封爵畢竟是喜事。

 送吧,人家死了女兒沒了妹妹,還去道賀,感覺有些缺心眼。

 文武百官們決定先看看,絕不能做第一個。

 結果大家都這樣想的,然後齊南伯和固安伯兩人就成了大楚朝唯二兩個封爵沒起一點水花的人。

 太后病倒,謝景衍和沈菀作為孫兒孫媳不進宮探望一下說不過去,這日,吃過早飯,謝景衍就帶沈菀進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