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寂寞 作品

第394章 婁鎮華開始盤查自己的收入

婁振華掛了他的電話以後,開始沉思起來。

如今他的企業市值已經超過300億,這在全國來講也是獨一份了。

如今他這麼大的產業,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宰的羔羊,他心裡其實有數。

他並不是擔心被宰,而是覺得這樣他的付出是白留了。

畢竟沒有他這一批人的付出,這裡的經濟沒有這麼快的發展速度。

而且他們企業做事從來不和其他的企業一樣與地方的官員勾結,而是合法合規的去做。

如果這樣他們最後都會被整的話,那他就對這個市場失去了信心。

當年柱子說的有多好,他是知道的,可如今這種好已經變了味,讓他懷疑當年來這裡是不是對的。

他的外孫何曉,就因為捐款的事情和投資的事情就把他擼掉。

那可是孩子的夢想,畢竟參軍以後能進入了軍校,是多麼光榮的一件事情。

可惜這個夢想破了他心灰意冷了,為了自己的夢想只能出國。

作為他的外公,你說他能不火大嗎?知道事情的時候,他還和一些領導說了這件事情,沒想到他們也無能為力。

當時他就明白這件事情不是小部分官員能搞定的,意思在上面。

有一些權力部門參與其中,他是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的。

其實不僅是他就連何雨柱都不清楚是誰下的命令,他只知道和鐵路部還有公路的人有關係。

畢竟只有他們是最吃虧的,其他項目還好一點。

唉,他心裡嘆了口氣,然後拿起電話就給了總經理撥了過去。

“喂,我是老婁,你這會兒有時間嗎?”

“婁董,什麼事啊。”

“你算一算,現在我們在內地的企業有多少?還有這些企業的資金有多少?價值有多少?”

“您怎麼突然問這個,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搞清楚的。”

“我心裡需要知道,畢竟這麼些年光忙著掙錢了,也得知道自己有多少錢。”

“那您得等一段時間,我需要和會計事務所一起核算,這個是需要時間的。”

“那你就再請幾個大的會計事務所一起幫忙,一定要最快的時間把這個數據給我做出來,我要及時看到。”

“放心吧,我會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件事情辦好,聽您這話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放心吧,就算有事情和你也沒關係,你作為管理層,只要將企業做好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操心。”

“而且我們現在企業的經營都很正常,資金也很充足,所以就算有事也不會破產,所以你不用擔心?”

“這是自然這個企業我看著這麼些年了他如此的發展,迅速自然不會突然破產,我只是好奇而已,既然您不說那我也就不問了。”

“不過你要是做出一些巨大的決定之前希望能跟我說一聲,我好有個心理準備,畢竟我在這裡這麼些年,對您對這個企業我是有感情的。”

“那是,既然你跟我這麼些年了,從港島到這裡都是你陪伴,說句不好聽的,咱們見面的時間都比我和我老婆見的時間要多。”

對方聽了他的話,哈哈大笑,還有點不好意思。

“既然婁總這麼說,那我就放心了,等我消息有消息了,我第一時間通知您。”

“好,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了。”

婁董掛了電話,對方也掛了。

作為婁氏企業的總經理,從港島就跟著婁振華了,每一次的決定和事件的發生,他最後都參與了其中。

剛才的這個電話讓他心裡清楚,一定是出了什麼事情,而且是很要命的那種。

不然他不會突然之間盤點企業的資金,難道是要準備跑路了。

可是企業正在發展的關鍵階段,而且勢頭很猛,在全國來講都是頭1號的,這要是跑路那影響有多大他不敢想。

除了跑路還能是什麼呢?

他在心裡琢磨著這件事情。

很快,他拿起電話就給公司的財務總監撥了過去。

“李總監,一會兒到我辦公室一趟,記得叫上會計團隊。”

“好的,趙總,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趙有才就是這位總經理,他請客,也開始聯繫港島的一些大型會計事務所。

為什麼是港島的呢?

因為他認為只有港島的才能很快完成這項任務,國內的事務所專業性應該也不差,但他們會洩露一些消息出去,這樣很不好。

因為這個是一種對行業內瞭解後對他們的認知。

國內的一些會計事務所,經常會做一些這種事情,所以他們一般不用。

港島的事務所都是國際型的,為了聲譽,為了企業的發展,一般不會做這種事情。

如果做了後被曝光了,他們將虧得更慘,這樣下來損失的會更多,不值得的做這些事情。

他不清楚的是,他們這些行動在第2天就被人監視到了。

當天下午趙總就和李總監還有本公司的會計們談了這個任務。

他們作為核心數據做會計的審核和計算,將一些分散的數據交給招來的三家會計事務所。

這樣的好處就是他們即使得到或者洩露一部分,也不會對公司造成太大的影響。

港島的會計事務所的人坐著飛機就直接來了。

他們是連夜趕過來的,畢竟這個項目很大,趙總給他們開出的條件非常豐厚。

只要完成公司的審計,時間越快越好,一個月和三個月還有半年都給他們設定了一個期限,當然價格也不一樣。

所以他們很積極作為國際型的大型會計事務所,很想吃下這個單子,所以他們都很積極。

這些人一進入內地,和趙總他們見面後,消息就已經傳到了領導們的會議桌上。

這些人的身份很敏感,又是來了這麼多人,他們用屁股想也知道這是在幹什麼。

他們沒有想到婁振華的速度這麼快,才幾天時間,就已經想好了,要開始對公司進行審查和計算總收入了。

豈不是這是要逃跑的前兆嗎?

他們開始急了。

如果這個企業跑了,那他們的損失將更加慘重。

一些重工是不允許離開的,還有這麼大的樓盤在全國都有,也不允許出問題,所以上面也開始緊急會議。

“這次會議我們開得很急,因為什麼呢,你們看一看桌子上的文件就知道了。”

“給你們幾分鐘的時間,看完以後我們開始討論。”

這裡就有鐵路和公路段的人,他們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一些報復行為,竟然引發瞭如此大的連鎖反應,經濟損失將可能不可估量。

就像何雨柱離開後,將企業全部交給投資公司,而投資公司又轉交另一家投資公司,基金和公司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他不再是國內的公司,而是合法的外資企業,這就導致了企業資金的外流。

長期以往這筆損失會有多大?

絕對不比他們投資的那筆錢小,因此這些人越看越心驚,越看越害怕。

這樣他們是不是做錯了,或者說做的太過分了,如今考慮這些已經沒有意義。

他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解決後續的問題,穩定住不讓這家企業發生和何雨柱企業一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