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目標切換

普通人遇到這種事情要麼在沉默中死亡,要麼在沉默中爆發。兩個選擇看似前面一個選擇窩囊但是最符合現實的利益。

 畢竟這個時代就是一個人治社會,妥妥的黑暗叢林法則,誰的拳頭大誰的勢力強誰就有理,以餘家的權勢地位別說弄死一個贅婿就算是把武老頭一家全弄死完都沒多大的事。

 武老頭作為武家卯的里長沒有普通老百姓那麼天真,以為當下是聖君在位清官執政只要有冤就能伸,武老頭深知官場裡的邪惡與齷齪,他知道如果鬧下去絕對沒有他好果子吃!

 餘家老爺是葭州同知在州里坐第二把交易,武老頭知道,如果他去找一把手的知州告狀十有八九知州會將訴狀直接交給餘家老爺,並以此來換取餘家老爺的用心協助幫助他管好整個葭州。

 至於去上一級的府裡或者省裡告狀那就更不可能了!首先他一個小小的里長連官都不是根本進不了上一級的衙門,估計剛到門口就叫人給趕了出來。

 即使進去了交了訴狀最後這訴狀兜兜轉轉也還是回到葭州審理,葭州這邊由知州來處理的話大概率是上文所說那種情況。

 所謂“官官相護”這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假話而是一句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話。官員與官員會因為政治利益斗的你死我活甚至是要對方全家性命。

 但是官員絕對不會為了一個普通老百姓去搞掉另一名官員,政治鬥爭的手段有很多種這種利用普通人的手段是不被官僚集團所認可的。

 大明朝的官員可以因為貪汙受賄被拿下,也可以是因為失職瀆職被拿下,但是絕對不能因為殘害一個普通人被搞掉!

 道理也很簡單,這但凡做官的人即使自己沒有幹過殘害普通人的事情他的家人族人肯定幹過,如果用這種事情去搞垮一名官員那麼整個官僚集團會人人自危!

 誰家裡手裡沒有沾點血?!要是都這麼玩的話這以後大明朝的官場豈不是官不聊生?!所以衙門對官員與普通百姓的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置之不理。

 再則還有一點,那就是當下社會的一個共同認知,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官僚集團,他們都認為官員就應該高老百姓一頭,這不僅僅是認知而且還是寫進《大明律》裡的。

 從法律上到認知上官對民一直以來都是高高在上的,所以餘家弄死一個贅婿在官員們看來根本是不值一提的,相反如果有老百姓藉此鬧事的話官員們還認為是無理取鬧。

 生在當下便是如此的殘酷,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對於高高在上的官員來說就像是螞蟻一樣可以隨意捏死。老百姓們無從抵抗也不敢反抗。

 不是因為膽小也不是因為順民當久了奴根深種,而是老百姓也有家庭也有孩子,可能他們自己敢於反抗但是為了家人還是選擇忍氣吞聲。

 武老頭便是如此,他活了七八十年早就活夠了,他不怕死,今天晚上來找王鐵他們就是證明。畢竟王鐵這幫人在武老頭看來就是一夥殺人不眨眼的賊寇,找王鐵他們辦事如果一句話不對觸怒王鐵他們十有八九會把自己的命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