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防患於未然

趙勝明白其中的原由知道為什麼王鐵不是多高興,這涉及到了鐵營的一些內部鬥爭趙勝也不好多講什麼,入營之後趙勝雖然站隊王鐵這邊但他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趙勝並不滿足於做一個顧問一樣的空頭軍師,作為一個男人趙勝也需要權力嚮往權力。

 領兵的權力趙勝不敢奢望,即使王鐵讓他領兵他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去幹的。

 既然領兵的權力得不到趙勝想的就是能得到管理後勤的文職工作,這樣一來也算是專業對口了,畢竟帶兵打打殺殺的他一個秀才也幹不來。

 鐵營內部的權力架構現在相對來說還算是穩定,但是趙勝加入之後就開始變的有些不穩定了,這個不穩定的因素不在趙勝這裡而在王經緯那裡!

 在中部縣起事的時候王鐵就當著大夥面給王經緯許下過承諾,以後只要找到合適的人來接替他管理後營事務那就讓他領兵!

 這也是為什麼楊英只是中營的副管營,中營地位特殊只能是作為掌盤子的王鐵親領,再要麼就是作為二當家的王經緯來幹!

 當場給王經緯許下承諾的時候王鐵也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了一個人來管後營事務,這管後勤可比領兵難的多,樊灌之輩好找,蕭何可難尋啊!

 尤其是在古代這個教育背景之下找蕭何這種人才可是難的很,多少義軍就是因為沒有這種人才最後走向了滅亡。

 趙勝就不說了畢竟是讀書人,王經緯一個種田的人大字不識幾個居然能將幾千號人的吃穿用度打理的有條不紊,這就很了不得了。

 趙勝在跟著王經緯熟悉後勤事務的時候也是為王經緯的業務能力所折服,趙勝認為他這讀了二三十年書秀才在這方面也比不過王經緯!

 趙勝時常感慨王經緯是生錯了家庭,如果生在一個家有餘財中產之家能供他讀書不說高中進士最起碼一個舉人是沒問題的。

 趙勝認為以王經緯的才能做個知府不是問題,假以時日加以歷練入閣當大學士也不是不行。

 雖然大夥們都認為王經緯管後勤管的不錯應該繼續幹下去,但是王經緯本人不願意啊!這年頭有槍就是草頭王誰不想領兵?!

 一天到晚跟錢糧打交道可比領兵累的多,況且幹這話還吃力不討好時不時遭人在背後非議,所以王經緯並不想做這後營的管營,他想領兵!

 趙勝在這點上與王經緯利益一致,只有王經緯讓出後營管營的位置趙勝才能接班掌握權力。

 但趙勝是王鐵拉入夥的又是王鐵一手把他抬到坐第五把交椅的位置,如果趙勝為了眼前的利益去支持王經緯領兵,那可想而知王鐵會怎麼看他!

 別看他坐第五把交椅但論實權他連個把總都不如,他在營中沒什麼根基只有緊跟著王鐵走才能自己維持自己的地位,不跟王鐵走王鐵一腳踹了他!

 所以雖然趙勝和王經緯利益一致,但是趙勝是個明白人不會去支持王經緯領兵。

 至於楊英他是中營的副管營,王經緯要領兵的話那肯定是當中營的管營,以王經緯的威望和手段,到那個時候楊英估計在中營混的連個把總都不如,所以楊英不可能支持王經緯領兵。

 周兵那就更不用說了,王經緯現在沒領兵都把他壓的死死的!要是王經緯領兵的話肯定排擠的周兵連話都沒地方講,所以周兵也不會支持王經緯領兵。

 而王鐵那就更不會支持王經緯領兵了!

 原因也很複雜,首先鐵營是一個草臺班子內部權責分配極為混亂,當然這種混亂也是迫不得已,畢竟長時間處於流動狀態想不亂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