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環河 作品

第117章 府谷義軍四散而逃

目前整個大明朝也就王嘉胤和王二手下的義軍能和官軍過兩招, 所以自然是由王嘉胤來斷後。再加上他又是盟主這活必須就由他來幹,他要是第一個帶頭跑的話以後就沒人跟他混了。

 延綏巡撫楊鶴此次集結了五路官軍其中騎兵就有差不多兩千、步兵七千還有各種類型的火炮。所有正兵全部披布面甲,輔兵也不是從地方州縣的裡面招募的而是從陝北衛所裡面抽調出來的,大部分自帶有棉甲和刀劍。

 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匠戶制度,這就讓官府有相當大一批免費的勞動力。再加上冶煉技術和製造技術在明朝的進步,明朝正規軍擁有了比之過去更加恐怖披甲率,在營兵系統中正兵的披甲率都超過了百分之百!以至於到了輔兵都能披甲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麼明末的農民起義比之歷代都較為艱難的原因之一。

 ...

 府谷縣西門王嘉胤穿著一身魚鱗甲站在城門樓子上,城牆上不斷爬上來的官兵一次次的被義軍擊退但又一次次的爬上來。看下面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來的官軍王嘉胤心裡直髮涼。

 “大帥!官軍攻勢太猛了!咱們還是撤吧!”

 王嘉胤手下一名軍官滿身血汙的跑過來說道。

 王嘉胤聽後問了問左右軍官道:“各路人馬都撤了嗎?!”

 左右軍官答道:“還有王自用、高迎祥兩部人馬沒有撤,他們倆說要跟著大帥走!”

 王嘉胤聽後心裡很是欣慰,心想這他孃的還是有人願意跟著我走的!於是王嘉胤說道:“那好咱們也可以撤了!去通知他們倆準備跟著我走!”

 “是!”

 ...

 在王嘉胤抵抗一陣子為各路義軍爭取到一點撤退時間後,自己也帶著王自用和高迎祥跑路。他們這三路人馬的跑路方向是往北目的地是去蒙古大草原上。

 府谷往北就是陝西段內長城由於靠近黃河這裡水網密佈,長城自然是不能連在一起其中間有不少的缺口。於是王嘉胤帶著王自用部和高迎祥部通過長城缺口跑路。

 王二則是和“不沾泥”張存孟聯營往南跑路去往葭州,他們兩部人馬到了葭州並沒有攻擊州城也沒有到村裡吃大戶,而是一頭扎進了山裡躲著。

 “老回回”馬守應和“左掛子”王子順則是出了府谷北門之後往西沿著長城去往寧夏衛,他們倆打的主意就是離開延綏巡撫的管區。這當官的一些秉性大夥們還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只要不在他們的地盤上惹事這些當官的也不會去管。

 這樣一來的話義軍四處逃竄讓延綏巡撫楊鶴很是頭疼,賊寇集中到一起的話他可以聚而殲之,這到處跑的是一個個的剿指不定剿到什麼時候!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官兵們發現他們根本追不上賊寇的本部人馬,其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自從來到府谷之後義軍的馬匹多了起來。

 義軍的這些馬匹全部都是來源於蒙古草原上,府谷挨著大草原義軍們直接翻過長城去和蒙古人做生意。以往和蒙古人交易馬匹只能靠走私,如今義軍們光明正大的和蒙古人做生意!

 蒙古人也不傻和明朝私底下走私的時候都是把一些老馬和瘦馬賣給明朝商人,而和這些明朝反賊做生意的時候那都是把好馬拿出來賣!甚至連戰馬都賣出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