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調頭 作品

第25章 街道的困難和辦廠的暢想(第3頁)

 最重要的是,軋鋼廠自成一片小天地,能很大程度的抵禦未來的風波,如果經營好這片小天地,那將會成為他未來的避風港。

 “對了,王姨,咱們街道沒有集體企業嗎?”

 “怎麼沒有。”

 “街道上一些從前的酒館、飯店什麼的,都是街道合營的,這些能解決多少就業?”

 酒館、飯堂等等,都是公私合營以後歸入街道管理的。

 作為街道主任,王秀榮一直在想辦法,儘量去安置一些困難家庭的人進入其中工作。

 讓他們自食其力才是最好的,都等著街道救濟,街道很快就要救濟不過來了。

 “酒館?飯館?”

 “這才能安排幾個人?”

 “街道可以以集體的名義辦廠啊!”

 陳平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卻看到王秀榮一臉的苦笑。

 “辦廠哪有這麼容易?”

 “不過,你能提出這種想法,還真不簡單啊,難怪軋鋼廠這麼重視你。”

 王秀榮看來,陳平安考慮的這些問題,那都是她這個高度的人考慮到的。

 她想到了軋鋼廠,這事兒還鬧了個小誤會,陳平安也沒必要解釋。

 接著,王秀榮說出了其中的苦難。

 這個計劃經濟時期,很多國企都是巨無霸。

 就像軋鋼廠,他不僅僅是鋼廠,還擁有二級場和很多為廠工人生活和工作做保障的企業。

 比如勞保廠,比如廠醫院、比如廠工人子弟學校等等。

 所以,街道如果辦個小廠的話,生產的東西賣給誰啊?

 附近除了軋鋼廠工人巨多,還有其他廠工人,他們吃穿用度,大部分都在廠裡解決了,街道的小廠子怎麼活?

 聽了王秀榮說的困難,陳平安也開始思考,如果是街道的這種情況,需要辦一個什麼樣的廠子合適呢?

 陳平安可不僅僅只滿足當一個工人,他勵志要加快這個時代的發展進程,那就必須有所作為,有強大的能量。

 而這個時代,可沒有個人創業的說法,都是國家或者集體的,和街道合作就是一個不錯的決定。

 讓時代加快進步,就要讓人吃飽穿暖,一切先從改善身邊人的生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