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楊敏敏不見了

金山灣觀賞魚養殖場門口,噼裡啪啦放著鞭炮。

 旁邊的二十畝地,已經完成流轉手續,開工建設。

 流轉土地賠償金,是一大筆錢。

 很多人都願意,畢竟這裡本身土地質量就不好,只能種點菜,或者南瓜冬瓜之類的。

 陳三奶奶家裡,就有兩畝地在這邊,直接拿到了兩萬的補償金。

 陳三奶奶只有陳伊水一個女兒,錢全部給陳伊水了。

 就在前兩天,陳伊水用最近賺到的工資和補償金,在城裡買了三套房子。

 每個月租金雖然不多,但她相信以後房價會漲。

 她現在特別相信韓小蕊的話,她不會做生意,又不想把錢存在銀行裡,還沒物價漲得快呢。

 一有錢就買房子,等到她退休的時候發現,她房產很多。

 上了年紀,不能捕魚,退休後開始每個月收租,過上了包租婆的美好生活。

 家裡的那些鹽鹼地都能流轉出去,重新買房,說不定她買的房子能夠拆遷呢。

 對,就是拆遷。

 現在申城為了發展,已經開始拆遷一些地方,有補償金,也有賠新房子。

 跟陳三奶奶相熟的人家,都比較信陳三奶奶。

 看到陳伊水買房子,組團一起買房子,給陳南陽的房產中介,帶來不少生意。

 有的選擇在家裡蓋房子,改成氣派的三層小洋樓。

 有的家裡房子蓋好了,也地方用錢,就把錢存在銀行裡。

 現在銀行利息還是很高的,很多人有存款習慣,花不完的工資和錢都存起來。

 零存整取,積少成多。

 可有些人拿到錢,窮人乍富,就開始大吃大喝。

 總之,錢,這東西,真不是誰都能守得住。

 今天開工,韓小蕊參加,本來她不想來,可是上面領導來參加開工儀式。

 既然領導“重視”,作為老闆,韓小蕊當然也得重視。

 不管是流轉土地,還是辦理相關手續,一路綠燈,快速辦理。

 為了能夠儘快建成,政府甚至還把剛剛開始轉為自主經營的國有建築單位,過來建造工程。

 這裡的人大多都是退伍的工程兵,幹活又快又好,機器一開,快速平整土地。

 韓小蕊專門留兩畝地,稍後會用來建造樓房,後續會安置一些養殖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