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周克勤(第2頁)

 周老師稿酬豐厚,七十年代就是萬元戶了,家裡年貨自然不缺。周妻就拿了點心給孫朝陽兄妹吃,又說孫朝陽客人上門,中午就燒個羊肉。

 簡陽的羊肉非常出名,孫朝陽心中歡喜,連聲說謝謝阿姨。

 小小跑過去和周妻一起擇菜,這丫頭不認生,在外面落落大方的。

 周克勤就和孫朝陽坐在廚房門口屋簷下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孫朝陽從挎包裡掏出一個打火機和一瓶火油遞過去,道,這是牛老師讓我帶給你的,祝你春節愉快。牛老師說,上次你去成都問他要了幾次,他都捨不得。另外,牛老師說打火機不白給,下次去成都的時候給他帶點拐棗,他喜歡。

 打火機也不知道是什麼牌子,看起來有點年份,很有收藏價值,應該不便宜。

 周克勤哈哈大笑:“要拐棗啊,河邊多得很,拿根竹竿去打就是。但現在季節不對,要等到明年秋天。”

 他們聊著,旁邊的周妻插嘴:“老周你每個月都要去成都兩趟,咱們這裡雖然離省城不遠,可你也是一把年紀,來回跑,身體受不了。”

 周克勤:“我身體好得很,渾身都是使用不完的精力。”

 周妻忽然幽怨:“使不完的精力,你如果有精力為什麼不下地幹活,去挑糞擔子。我當年嫁給你的時候,本以為嫁了個吃商品糧的,要享福了。誰知道你換了幾個單位,最後又回農村了,你說世界上怎麼有你這樣傻的人。每次和你說起這事,你都說你的根在農村,你要寫作,要體驗生活。你倒是體驗了,我呢?”

 周克勤:“好了好了,有客人呢。”

 原來,周克勤的一生倒是挺坎坷的,他年輕的時候讀的是成都的中專。那年頭,考中專的難度比上大學還高,一畢業就是國家幹部。

 可後來因為年少衝動受到衝擊,回老家當了二十年農民。

 周妻就是周克勤在讀中專的時候和他確定關係的,老周被批鬥,她一直不離不棄。

 回鄉務農的周克勤不愧是同時代文學界最優秀的天才之一,並沒有就此沉淪。反而不斷有文學作品發表,迄今已經有二十多部短篇、中篇小說問世,前年更是以《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這部長篇小說震驚文壇。

 正因為他的巨大聲望,縣裡解決了他的歷史遺留問題,組織上給了個說法,調他去縣文化館做幹部。不然,全國聞名的大作家還在地裡插秧子,像話嗎?

 誰料,周克勤卻不肯。說他是寫鄉土文學的,離開農村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他還是要留在農村,哪裡都不去。

 縣裡沒辦法,只能就地解決他的工作問題,安排他到紅塔區公所做副書記。

 周家經濟條件優渥,比同時代的普通人不知道好多少,周妻心中卻有個執念,想進城過幾天城裡人的日子。這回明明有進城的機會,丈夫卻不肯,她滿腹都是幽怨。

 人年紀大了未免話多,周妻就低聲嘮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