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經缽(第2頁)

 朱元璋在二十多天演練了無數遍,自然而然說道:“東路大軍、北路軍分守要害之地,互為犄角在趁機向雲南曲靖進軍。”

 “以元梁王為首的元軍首尾不能相顧,必然疲於奔命。”

 “我軍合圍之勢一旦形成,必定可以大破元軍。攻克雲南之後,大軍直驅而入大理。”

 “我軍先聲奪人,聲勢大振。大理的殘餘之敵必將瓦解士氣軍心,雲南境內剩下的部族再派人招降,這樣用最小的代價就能克服雲南全境。”

 朱元璋的計劃,是在場所有人二十一天以來討論出的結果。

 可是偏偏有人不知好歹,提出了反對意見。

 朱樉奪過玉如意,接著說道:“當年忽必烈領蒙古大軍由四川阿壩地區,穿越了阿壩大草地。”

 “沿著大渡河,急行軍兩千多里。進入雲南北部,在這條金沙江以羊皮筏子渡河。”

 “萬餘蒙古鐵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大理腹地,一日攻克數百里,才滅亡了盛極一時的大理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果在座的各位是元梁王,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

 面對朱樉的問題,朱元璋直接說出了其中關鍵:“為防舊事重演,元梁王必然派遣重兵把守龍首關、龍尾關,一旦兩關失守,我軍就成關門打狗之勢”

 徐達摩挲著下巴上的鬍鬚,半天才說道:“老夫聽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老夫是元梁王,肯定會加以防範。”

 朱樉笑呵呵,解釋道:“小婿要的就是他嚴加防範,我領一路軍從理塘行軍,經過稻城亞丁,直下雲南的香格里拉。”

 “元軍肯定分兵來救,到時候三路大軍齊進,我軍必定勢如破竹,直搗黃龍。”

 朱元璋反覆思考著計劃的可能性,問出一個致命的問題。

 “你小子異想天開,那裡可是藏地。藏民可不認識你大明朝廷,沒有後勤和補給,軍隊如何穿越連綿的雪山?”

 朱元璋什麼都考慮了,唯獨沒有考慮從烏斯藏進軍這個可能性。

 因為四川境內的烏斯藏表面上歸附了大明,暗地裡還跟著信奉黃教的北元朝廷眉來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