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 作品

第88章 找個花魁做代言人 (第2頁)

 而這押韻反倒最簡單。

 難的更是在平仄音上。

 所以在詩詞創作上,往往都會咬文嚼字。

 逐句逐詞斟酌。

 慢慢修改出來的。

 如果一首詩詞只講押韻,不講平仄。

 這就是後世所謂的歌詞了。

 尤其是現代流行音樂,只講一個流暢上口。

 外加一點押韻,便可以算是一首不錯的歌詞。

 可現代人已經缺失了這種文化底蘊,已經只把押韻作為評價一首詞的優劣了。

 丫鬟接連念出了三首關於離愁的詩。

 每一首似乎都是可圈可點。

 可每一首,似乎又差了那麼點問道。

 就在眾人一時難以評價出榜首之時。

 只聽,那丫鬟又開口說道:

 “姑娘這裡還選了一首詞,詞牌名曰‘雨霖鈴’,諸位且聽!”

 堂下眾人一聽,居然是一首詞,便再無多少雅興。

 所謂唐詩宋詞,並非是說唐朝只有詩沒有詞。

 詞這玩意,其實就產生於唐朝。

 只是在宋朝盛行起來,而且達到了巔峰。

 而唐朝則恰恰是詩作發展的巔峰。

 所以這才有唐詩宋詞的說法。

 算是古代的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如此莊重場合,居然還有人寫詞?”

 “是啊!還真有不怕死的。”

 “只是這紅玉姑娘如何會看上這首詞?”

 “且聽聽看!”

 “……”

 眾人正議論開,就聽閣樓丫鬟已經唸了出來: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詞念罷!

 全場啞然。

 良久。

 一箇中年男人忽然拍案而起:

 “好!”

 這猛然一拍,竟把他旁邊那人嚇了一大跳。

 “這首詞當真是離愁別緒之大作!”

 “最是那一句‘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妙哉!妙哉啊!”

 這位中年男人一開口,很多人也就陸續跟著開口。

 這些人雖然都是以寫詩為榮。

 少有寫詞的。

 即便有也只算是塗鴉之作。

 可對於剛才這首‘雨霖鈴’,卻沒有一人不稱好。